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鹿门雅集诗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沈苇 伊甸 沈秋伟 马越波 舒航 屠国平 苏七七 陆颖   2025年10月10日08:27

碎瓷

沈苇

华溪,鸾和桥,百岁枫杨

甲于海内的白华楼遗址

我们捡到几片碎瓷——

阿波得到碗壁的“富”

七七捡起碗底的“雅”

东尧子发现一个蹊跷画符

——瞬间,坠入一片

碎瓷之碎,变成不规则

沉浸式的秋日“遗民”

桑园,稻田,唐宋八大家

在最小的瓷片里,风起云涌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鹿门先生,如今您在

哪一个鹿门隐逸、吟唱?

书街,静息了

数十间藏书,散佚了

书船,失去了方向

——一艘水乡幽灵船

正驶向一面难于辨认

光阴与容颜的

湖州镜?

注:白华楼之名,取自《诗经·小雅·白华》中“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典故。湖州镜在中国铜镜铸造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以宋代石家镜、明清薛家镜尤为著名。

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写于湖州庄家村

在花林溪边缅怀鹿门先生

伊甸

我向历经沧桑的花林溪

投出几块疑惑和迷茫的碎瓦片

历史用“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的声响

提醒我该为哪位先人

多鼓几下掌

 

一百岁的石桥和一百岁的

枫杨树,在比赛谁身上

有更多的伤痕

一座慈悲的寺庙自告奋勇

充当公正的裁判员

它指着桑树林里缓缓升起的

一个五百岁的灵魂——

 

“请你们数一数他身上的伤痕”

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写于嘉兴

 

精准学大师

——献给鹿门先生

沈秋伟

 

在中国文学的河床里选珠、选玉、选盐

你所选的每一枚、每一粒都光照千古

譬如,你选中的唐宋八大家

个个咳唾成珠、成玉、成精盐

澎湃的,温润的,峻拔的,婉转的

都是治疗中国文脉里骈体淤血的好药

他们的千古文章与长江的浩荡押韵

与黄河的雄浑对仗

与天地日月拥有共鸣的声腔

 

你是军事领域的神医圣手

瞄准叛乱之病灶

倏然而入歼敌魁,五日连破十七寨

你发明的“雕剿”靶向疗法

先以迷魂药麻醉对方

再以鹰之利喙

快速实施刑法学上的外科手术

 

你早已料到今天会有一场鹿门雅集

精准预测我等天罡地煞

一起穿越四百多年的兵荒马乱

啸聚于你的故乡,在水之湄

细观枫杨树下岁月流变

吟诵你思想的辽阔与苍茫

2025年10月3日写于南浔三长村

10月5日修改于西林桥头

 

与鹿门先生

马越波

楼宇江山只有碎片了

在泥土中曝露着

 

“岩中耀白雪”

明月还照临你的诗行

【2025年中秋前一日,和友人尹金荣、沈苇、东尧子、苏七七、伊甸、沈秋伟、舒航、屠国平、陆颖、吴鑫木等聚于湖州花林白华楼遗址。】

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写于练市燕兜新村

白华楼:致敬茅坤

舒航 

从鸾和桥到施家村

只有二十米距离

这一雅一俗的小村庄

仿佛就是明和清两个朝代

将你阻隔在万亩桑园中

一场大火后的废墟已成为遗址

瓦砾间的青花碎片,一块块

被我捡起,珍藏于书斋

 

西林塘河水清澈

通往花溪的书船在清晨起锚

河边的枫杨树正为它送行

将天下士子的读书梦带向远方

而你,刚刚从玉芝山房醒来

已将唐宋遗韵批注完成

留下文章合为时而著的风骨

像青花瓷片上的蓝色线条

在我的书斋里发着幽光

2025年10月7日写于练市见心书院

 

十月五日,在花林鹿门先生故居旁读诗、捡碎瓷片

屠国平

过了石桥,是运河边最后的故乡。

一只鹅的叫声和秋日田野的荒芜。

 

鹿门先生,四百多年前,

你是怀揣怎样一颗心,一步步往回走的?

 

找不到白华楼落着桂花的数十间书房,

就在老枫杨树下,读流水一样无声的诗句。

 

捡拾遗落的碎瓷片。我们在修剪过的

桑树空地上指认一轮明月。  

2025年10月5日写于湖州南浔

不分离

——给鹿门先生的一首诗

苏七七

黄色的小庙

戴红围巾的石狮子

华溪与阻断的小桥

小桥头的大树

 

我们读诗,欢笑

像一群做游戏的孩子

 

像是人不会老去

像是鹿门先生也和我们一起

 

桑与丝

纸与字

多么美好啊人世间的变幻

多么无常啊 湮灭的白华楼

 

我们拣到瓷片

上面有明朝的花

 

小花依旧在田野上开放

风拂过心

拂过像兄弟姐妹一样的我们的心

要,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2025年10月5日写于练市燕兜新村

 

为鹿门先生与花林文士写

陆颖

百年楼台流于草木

陶泥瓦瓮曝于桑田

运河边流布关于你的古老传言

彼时流光散落、银汉初开

樗蒲六博兴未尽,瑶池千盏杯未停

 

关于你,他们读诗,昨日在川上

他们在村庄里出生、追索,重建并吟唱

或俯拾一片青花,读两毫米厚度里的春秋

如今沉石立像、纸本叙情

你与明月当已知晓

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写于杭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