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古老的温瑞塘河,在我的恍惚之间,从水乡温州的俏丽画卷中悠悠而来。
往昔光影中的荷花,一簇一簇,铺成“八十里荷塘”——八十里的水色空蒙,或晴翠欲滴。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也会有个我坐在古榕下观荷吗?或者,那时的我正在一笔一画描摹这水灵灵的荷塘?
一羽白鹭,扑棱飞起。倘若入南朝,这白鹭很有可能是被山水诗人谢灵运所惊动的。诗人站在船头,看塘河,跟着白鹭翩翩,大抵这白鹭之后就栖居在山水诗中了。再从塘河的时光里,回溯到东晋,或许就可以看见“书圣”王羲之在乘舟赏荷了。“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水心居士叶适则一边在南宋的温瑞塘河中穿行,一边在朗朗地吟诵着。总觉得叶适的“适”,舒适,适宜,恰是塘河的某种意境。
一代又一代圣贤与文人墨客,在塘河两岸的田园、街市和人家中,游历生活,为塘河留下了浩若星辰的璀璨篇章。
温瑞塘河的老烟火,想来在梧田老街也可以觅得一些。在明清时期,梧田一带相当繁华。街道旁,店肆林立;塘河畔,船只云集……2018年,启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之后,梧田老街仿佛又回到了旧年的模样。还有南塘街,也同烟火人间一道,滚烫在温瑞塘河的日夜流淌中。这里既可邂逅老温州的风情,又可感时尚气息洋溢。温瑞塘河,终究已改旧时波。
如今的温瑞塘河,每天都在刷新着我们的记忆。比如山根音乐艺术小村里的生活和“音乐”,便带着泥土的芬芳与塘河载来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当你跟着光与影,掉入“塘河夜画”时,大抵你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现代的,哪些是往事里的。“千年塘河”“风雅塘河”“曲韵塘河”“梦回塘河”,跟着塘河水在“夜画”中徜徉,听风、抚水、沐光、追影……轻轻一晃,就穿过了塘河的源远与流长。穿行在鱼米乡中的温瑞塘河,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绘就了农耕图画的波澜壮阔;而当塘河龙舟在水天一色中竞渡时,“因海而起,因塘而生”的温瑞塘河,就属于蔚蓝的大海了。
是的,在温瑞塘河的流水中,有大海的涛声在响彻着。胸怀天下的人们,正是在这里,枕河而居,向海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