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生全长篇小说《稻草梦》改稿会在京举行
3月8日,由作家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省作协创联部联合主办的张生全长篇小说《稻草梦》(暂名)改稿会在北京举行。
2025-03-11
-
“2024年度中国188体育官方ios年会”在京举行
3月7至9日,《海外文摘》杂志社、《188体育官方ios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188体育官方ios年会”颁奖活动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原副主席高洪波,作家梁晓声、周大新、刘庆邦、鲍尔吉·原野、邓凯、石厉、顾建平、俞胜、王震海、乔叶、李晓东、盛军、杨海蒂、安武林、周伟苠、胡松夏、陈红、何南等,与获奖作家们一起参加了活动。
2025-03-11
-
八十岁老作家周祖添:我仍是文学征途的“挑山工”
在玉林市玉州区作家协会梳理玉州籍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的过程中,数位深耕文坛超过半个世纪的老作家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唐懋洁、周祖添、康圣清、周汉强、梁书、黎苇……他们历经岁月的洗礼,始终坚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默默耕耘,让玉州文学成为了当地文化领域中一道不可忽视的璀璨风景线。
2025-03-11
-
麦家谈创作者精神:“火爆”背后是人的全力以赴
一部作品的火爆绝非偶然。
2025-03-11
-
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召开
日前,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召开。
2025-03-11
-
广东作协高研班分享会:用文学力量书写湾区变迁
近日,广东省作家协会首届小说高研班结业十九周年座谈会暨“学员重回家、文学再出发”主题创作分享活动在广州举行。
2025-03-11
-
驶入“深海区”,中国文化“出海”何以更具声势
中国文化,正时不时给予世界震撼。
2025-03-11
-
“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正式启动
3月8日,“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正式启动, 首站“乐从河上生:北京民歌赏读会”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
2025-03-10
-
历史上绝大多数中国女诗人的名字都被埋没了
3月1日下午,北大博雅讲坛第647期“她们在‘夹缝’中不断醒来——《中国女性诗歌史》三卷本首发式”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
2025-03-10
-
最好的相遇在心上,这场诗歌朗诵会道出女性“最美的样子”
“原来人世间最好的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上。
2025-03-10
-
女性诗歌在中华艺术宫“唱响”
8日,一场以“腹有诗书‘她自华’——浅析女性诗歌的审美价值”为主题的诗歌分享会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活动空间开启。
2025-03-10
-
“花开高原•西海固农民作家群与新乡土文学”座谈会举行
3月7日,一场由固原市文联、固原市作协、宁夏顺悦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花开高原·西海固农民作家群与新乡土文学”座谈会在“新时代西海固农民作家之星”彭阳籍作家王秀玲的农家小院里举办。
2025-03-10
-
“青岛女作家的自我成长与文学创作”专场活动举办,女作家共话AI时代新思
3月8日上午,在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由青岛市图书馆和半岛都市报联合主办的“青岛女作家的自我成长与文学创作”专场活动,于青岛市图书馆二楼大厅拓空间圆满举行。
2025-03-10
-
乡村小卖部里的农民女作家
宁夏南部山区,冻土渐化,家家户户预备春耕,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开小卖部的王对平一家也不例外。
2025-03-10
-
“湖北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励计划”在武汉颁奖 28位作家48部作品上榜
3月8日,湖北省作协在武汉举行“湖北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励计划”颁奖仪式,对2024年度下半年获奖作品进行颁奖。
2025-03-10
-
四川省红星(省直)作协联合21家单位发起倡议,成立“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2025-03-10
-
为“她”筑一座城,首届清照泉城女性文学季正式启幕
3月8日,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在李清照的故乡济南,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悄然上演。
2025-03-10
-
打造文旅融合阅读新生态
3月8日,“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正式启动,首站“乐从河上生:北京民歌赏读会”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
2025-03-10
-
掏心窝子生活,掏心窝子写作,她们的故事令人泪目
在中国,有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叫西海固 这片土地曾因苦瘠而闻名 电视剧《山海情》便以这里为原型 过去40年里,宁夏西海固“逆天改命” 创造了脱贫奇迹 在西海固 有这样一群女性写作者 她们照顾老人、培养孩子、务农打工 她们读书、她们写字、她们创作 有人在孩子作业本背面创作 有人在手机屏幕上摁下心声 很多人因读书写作改变命运 今天,“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一起走近来自西海固的 女性写作者的故事 摁坏13部手机写出百万字作品 农村妇女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马慧娟出生于西海固地区 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 那里常年干旱少雨 一年到头饭桌上多是土豆和粗粮 马慧娟从小喜欢读书 5岁多就看着 家中糊墙的报纸学识字 不富裕的父母一直支持女儿读书 可惜在初中毕业那年 因家里负担太重 16岁的慧娟被迫辍学,回家务农 “1996年的秋天 16岁的我辍学了 坐在老家黑眼湾的山梁上 哭得一塌糊涂 想着可能以后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了” 2000年,西海固山区群众饮水难。
2025-03-08
-
长篇小说《不朽》揭示海峡两岸血脉同根历史
作家季宇创作的长篇新作《不朽——刘铭传在台湾》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