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梦玮谈“文章之道”:用文学对历史细节“存盘”
在文学界,贾梦玮作为国内一流的纯文学杂志《钟山》的主编和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广为人知。
2025-02-08
-
原创精品图书登陆近700家海外书店
各国书店根据当地特色围绕农历春节主题元素,灵活运用特别设计的蛇年春节主题海报,吸引当地读者共度欢乐春节、同品中国文化。
2025-02-08
-
黄老,您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后来人
2016年12月20日,黄旭华在办公室内与同事交谈。
2025-02-08
-
DeepSeek作诗信手拈来,艺术最后底线终被AI攻破?
“DeepSeek让我觉得,人类仅剩的一点人文共情能力都被AI超越了。
2025-02-07
-
“AI不是威胁,而是文学发展的新机遇”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速改变文学创作生态和文学传播格局。
2025-02-07
-
全天候开放,这家街道图书馆“阅读不打烊”
寒假期间,孩子一大早到图书馆看书。
2025-02-07
-
石一枫:“顶流”时代,如何做好一个人
《一日顶流》插图。
2025-02-07
-
驻青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潮流”
如果说,图书实现了文明在更大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传播,那么阅读则实现了个体对文明、知识和思想的接收与内化。
2025-02-06
-
新疆两会:一次政协联组讨论催生天山文学奖
1月18日上午,新疆人民会堂。
2025-02-06
-
“百福同心——莫言和他的朋友们书法专场慈善拍卖”举行 为先心病儿童筹善款
慈善拍卖活动海报 近日,北京荣宝斋慈善拍卖会“百福同心——莫言和他的朋友们书法专场慈善拍卖”举行,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其朋友们的21件书法作品最终落槌价442000元。
2025-02-06
-
白阿莹逝世,作品很多人都看过
据文化艺术报2月5日消息,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陕西省原副省长白阿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5日在西安逝世,享年71岁。
2025-02-06
-
玩梗现象、脱口秀、小红书育儿……这群学者研究得太“野”了
2025年1月,第一届“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工作坊”在上海长宁德必易园举行。
2025-02-06
-
清溪文学村的家庭“春晚”
大鼓开场,独唱、唱跳、诗朗诵、大合唱轮番上场,男女老少全员参与,其乐融融。
2025-02-06
-
一次政协联组讨论催生天山文学奖
1月18日上午,新疆人民会堂。
2025-02-06
-
小书店新开始,“书香城市”有更多新期待
图像小说书店“安古莱姆”在哈尔滨大楼重开。
2025-02-06
-
她的百岁人生 成为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如是说:“诗词,是支撑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很多人记得,在一次讲座后,有学生问叶嘉莹诗词有什么用,她如此回答:“让人心灵不死。
2025-02-05
-
草堂“人日”祭诗圣 三行情书寄真情
“维公元二〇二五年,岁次乙巳,正月初七人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并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大雅堂前,谨具鲜花雅乐,敬祭诗圣杜甫先生之灵……” 2月4日,农历大年初七,一年一度的“人日”到来。
2025-02-05
-
湖南长沙:图书馆里品尝“精神大餐”
“春节,带孩子来图书馆的家长可不少呢。
2025-02-05
-
淘本好书开启新一年
大年初一至初七,地坛与龙潭两大庙会携手推出“旧书新知”文化专区,以旧书为媒,为传统庙会注入深厚书香底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挑选。
2025-02-05
-
国内文学馆携手走向数字化时代
近年来,我国文学馆加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省级综合性文学馆、市级文学馆、作家文学馆、各类主题文学馆等不断涌现,成为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新的文化地标。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