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名家赵葆秀海外收徒:戏曲发展需新鲜血液
拜师仪式上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11岁开始学艺,12岁登上舞台,获得多个京剧重要奖项……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分享了从艺经历以及前不久前往法兰克福收徒的感悟。
2017-11-28
-
让每一个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都留下艺术精品
记 者:据了解,贵州民大从第四届开始主动申请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到目前已连续参加了三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2017-11-28
-
吴为山:让“坚定文化自信”落地落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近照 资料照片 【众说十九大·文化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共出现了79次,足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2017-11-28
-
姜昆:当年差点来广州当了话剧演员
南都签到 11月24日,姜昆(左)、戴志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表演相声。
2017-11-27
-
常征:探讨建立自己的电影美学
今天,对于43岁的电影导演常征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2017-11-24
-
曲高和众美韵传承——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
蔡正仁,1941年出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
2017-11-24
-
濮存昕: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濮存昕近照。
2017-11-24
-
呼吸往下 灵魂往上
对谈记者:王润 对谈嘉宾:李六乙(著名戏剧导演) 李六乙,北京人艺著名戏剧导演。
2017-11-23
-
大鹏:别人对我的评价只有“努力”这个词
《梦想的路,我们全力以赴》大鹏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版/68.00元 大 鹏 全名董成鹏,影视演员、导演、编剧、主持人、歌手;影视作品有《煎饼侠》《缝纫机乐队》。
2017-11-23
-
何冰:表演这事开窍不比别人早,但我肯卖力气
何冰在《窝头会馆》化装间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何冰认为《窝头会馆》这个戏就是累,台词密度非常大 李春光 摄 电视剧《白鹿原》也是何冰今年的又一部力作 图/视觉中国 何冰和郝蕾合作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 话剧《窝头会馆》三年没演,何冰也近三年没能上首都剧场的舞台了。
2017-11-23
-
关正文信少了节目短了思考在继续
赵立新 于和伟 周迅 去年冬季,《见字如面》一经问世便被誉为综艺“清流”。
2017-11-22
-
尚长荣:谈艺 说戏 话北京
刘平摄 昨天上午,由一场名为“谈艺说戏话北京”的戏曲文化分享会在梅兰芳大剧院四层小剧场举行。
2017-11-22
-
“‘生活’和‘人民’贯穿我的艺术人生”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原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那里,被称为一个“又爱又怕”的荣誉。
2017-11-22
-
何冰:以小人物的“微弱”演出生活的丰沛质感
从表演上看,小人物之难,在于其之微弱。
2017-11-22
-
贾樟柯:“我的电影没离开过当下中国”
参与拍摄金砖五国合拍片、举办平遥国际电影展,导演贾樟柯—— “我的电影没离开过当下中国” 今年,导演贾樟柯办了两件大事。
2017-11-22
-
谭利华:让交响乐“流行”起来
一个国家不能只沉浸在娱乐中,应该有一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提高文化修养和内涵。
2017-11-21
-
故宫与故宫学——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谈“故宫学”
郑欣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11-20
-
李雪健:焦裕禄杨善洲精神永不过时
李雪健近照 资料照片 【众说十九大·文化篇】 开栏的话 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兴起。
2017-11-20
-
陈其钢:悲喜同源 如戏人生
作曲家陈其钢(左)获得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 “抱歉,我不是在作秀” 两次见到作曲家陈其钢,都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现场,相隔两年。
2017-11-17
-
身处最好的时代,没有理由不拼命——专访谷好好
人物小传 谷好好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