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钺王权 亞醜疑踪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钺 山东博物馆藏铜钺 1965年至1966年,山东博物馆对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的苏埠屯商代墓地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发掘出4座商代墓葬和一座商代车马坑,所发掘的墓葬大部分遭到盗扰或破坏,随葬品所剩无几。
2018-03-27
-
博物馆“火”起来只是第一步
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再到2018央视春晚上的“丝路山水地图”;从“故宫跑”到“海昏侯热”,再到“春节刷博物馆”。
2018-03-25
-
首都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受欢迎
图一 图二 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受到欢迎。
2018-03-25
-
肇锡余以嘉名——谈谈姓名文化的历史
肩水金关汉简,地节三年(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闰月吏民出入关致籍”,是一份官吏、百姓出入关隘、渡口的名单,详细记载了出入人员的姓名、职务、籍贯、爵级、年龄、出入时间,有的还记录身高、肤色等。
2018-03-23
-
金声玉振 礼乐兴邦
曾侯乙墓十弦琴 曾侯乙甬钟 中国礼乐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我国乃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治国经验与教训亦最丰富。
2018-03-23
-
陶鹰鼎
陶鹰鼎 冯玥摄/光明图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
2018-03-23
-
代表委员热议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凭什么引发文物热
2017年,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向观众展现了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及其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2018-03-23
-
《国家宝藏》在港举行推介会
据新华社电 《千里江山图》、曾侯乙编钟、云纹铜禁、大克鼎……这些收藏于博物馆中的文物,2017年因为文博栏目《国家宝藏》的热播走入大众视野。
2018-03-22
-
来自西藏阿里的黄金面具
图为曲踏墓地出土的黄金面具 首都博物馆在这个春天推出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
2018-03-21
-
榫卯,比汉字更早的华夏记忆
不久前,康熙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于北京某拍卖会上拍出近亿元,刷新古典家具的拍卖纪录。
2018-03-21
-
康熙珐琅重器将亮相苏富比春拍
一只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即将亮相苏富比春拍。
2018-03-21
-
贮贝器: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
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滇国的青铜贮贝器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2018-03-21
-
上海博物馆“珍藏”赴美法俄推出特展
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堪称明代生活用香的经典之作。
2018-03-20
-
陕西岩村秦人墓地考古发现卜甲
图①:秦人卜甲。
2018-03-20
-
透物见人,透物见史
这是一件明正德年间的青花烛台。
2018-03-15
-
盘活文物资源,展示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
目前,全国各地有上百万件珍贵出土文物长期积压在各级各类考古发掘单位,文物资源闲置情况严重。
2018-03-14
-
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出炉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扁壶朱书陶文 (网络图片) 全国十大考古评选活动办公室日前公布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
2018-03-13
-
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中的“国家宝藏”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郑国公的九鼎八簋” “晋赵简子用铜鉴、铜壶”及出土时的照片 山西出土的“侯马盟书” 河南出土的“温县盟书” “秦公镈”及铭文拓片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车上的矛状车軎 马首悬铃青铜挂钩 四马青铜挂钩 曲尺形青铜建筑构件 方筒形青铜建筑构件 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金版 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金版 近日,集齐全国30家文博机构240余件“国家宝藏”的“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记者有幸随上海博物馆青铜部副主任马今洪、湖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熊建华一同观展。
2018-03-09
-
31件文物走进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鲁侯尊 上海博物馆近日发布消息,在春节期间(2月25日),《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大展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
2018-03-07
-
我在故宫画文物
嵌红铜狩猎纹豆 李米佳在展柜前 西周师趛鬲 西周颂鼎 螭梁盉 最近,到故宫青铜馆参观的观众会发现,有几个展柜中的文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古色古香、几可乱真的青铜器画像。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