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野人献曝”——走进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沈从文(1902—1988) 资料图片 明宣德宝石红釉僧帽壶。
2017-10-12
-
圆明园垒起文物长城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副科长张建忠的办公室里堆满了碎瓷、砖瓦。
2017-10-11
-
秦汉遗珍辉映国博
长信宫灯 跪射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巧夺天工的西汉青铜器长信宫灯、稀世珍宝金缕玉衣、闻名遐迩的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日前,“秦汉文明展”一经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便赢得媒体与公众广泛关注。
2017-10-11
-
20岁艺博会,长成了一张全新的脸
更新锐、更创新、更品味 20岁艺博会,长成了一张全新的脸 主题雕塑《生命之树》 场内部分展品 陈丹青绘姚逸之 作为亚洲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扛鼎之作,2016(第二十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昨晚在世博展览馆揭开面纱,这是艺博会首次在浦东举办。
2017-10-04
-
孔子雕像落户巴西
当地时间9月30日,巴西库里蒂巴市政府命名的“中国广场”,刚刚运抵的大型孔子像举行揭幕仪式。
2017-10-03
-
“十一”长假,天南海北看展去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展品 西汉长信宫灯,“秦汉文明特展”展品 赵孟頫《人马图》局部,“赵孟頫书画特展”展品 蓝瑛《白云红树图轴》局部,“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展品 拉斐尔《施洗者圣约翰布道》,“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展品 维米尔《坐在维金纳琴边的少女》,“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莱顿收藏荷兰黄金时代名作展”展品 银鎏金盥洗套装,“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的匈牙利贵族生活展”展品 制作于约1899-1908年间的彩蛋,俄罗斯精品展展品 金秋时节,文博界特展迎来“收割季”“黄金档”。
2017-09-30
-
着力提升人民文化获得感——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这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途径。
2017-09-29
-
张献忠“大西国”秘宝浮出水面
打捞出的部分文物 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发掘现场 水下考古作业 俗语有云:“湖广填四川”。
2017-09-26
-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团扇面首度公开面世
9月25日,中国扇博物馆迎来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团扇面,并将在9月26日至10月8日期间面向大众公开展示。
2017-09-26
-
“秦汉文明”展,辉煌的文化盛宴
长信宫灯(西汉) 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多年未离家展出的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金镂玉衣……风靡纽约的“秦汉文明”展强势回归,这些教科书级的国宝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经亮相,立刻引爆朋友圈,网友纷纷留言,“集多家经典一起,必须约票去看”“全国镇馆大合集,大赞”“恨自己不在北京” 。
2017-09-25
-
为时代发声 为历史塑像——中国雕塑这五年
中国现代雕塑,在吸收外来艺术语言的同时,始终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历史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蕴含浓郁的时代气息,彰显鲜明的中国气派。
2017-09-25
-
瓷器上的“明月”
斗彩桂花杯 珐琅彩梅竹诗文碗 墨彩山水楼阁人物碗 瓷器到了康熙时期出现诗画的形式,在彩绘各种题材画片的基础上,题上了古诗文,从而提升了瓷器彩绘的文化内涵,这种有着文人画意味的瓷器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广泛流行,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2017-09-22
-
于进江万里寻“饼印”
月中仙桂 福禄同喜 凤穿牡丹 月饼模具俗称月饼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2017-09-22
-
故宫来了9只梅花鹿
九只活泼可爱的梅花鹿昨天亮相故宫博物院慈宁宫花园后,立即吸引了大批粉丝。
2017-09-22
-
侯马盟书
1965-196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侯马盟书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在40多个祭祀坑内共出土玉、石质侯马盟书5000余件片。
2017-09-21
-
“明星文物”齐聚,“秦汉文明”亮相国博
展览现场,一名小观众被展品吸引,弯下腰细细探究。
2017-09-20
-
让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保护工作曾作重要指示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17-09-18
-
为历史立碑 为时代造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雕塑)集体创作 阿炳(雕塑)钱绍武 我是一个兵(雕塑)刘连海 马(雕塑)韩美林 南京大屠杀组雕·家破人亡(雕塑)吴为山 开荒牛(雕塑)潘鹤 大阿福(雕塑)喻湘莲、王南仙 梁思成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2017-09-18
-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展出 “故宫跑”再成热词
原标题:“故宫跑”,井喷的文化激情如何从容安放 人民群众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我们思考,如何让游客“有尊严地享受游览的过程” “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冲前位。
2017-09-18
-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
春闺倦读图轴 冷 枚 “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