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破解当下188体育官方ios创作难题的 基础理论读物

      《中国188体育官方ios美学综论》全书分“总论”“史论”“本论”“策论”“中论”“律论”“派论”“政论”八大部分共54章,突出了中国188体育官方ios的“史”与“论”两大系统建构,章节之间独立又关联紧密,理论与实践达到充分结合,传承与创新两条线清晰可见。

    2024-08-28

  • 青年批评家及新的批评共同体

      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之下,客座研究员制度的诸多尝试,契合了文学批评工作的时代诉求与自身特性 2011年5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首届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影响深远的青年批评家培养制度落地生根,梁鸿、张莉、李云雷、杨庆祥、房伟等“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成为首批“客座”。

    2024-08-28

  • 《大校的女儿》:抗争与妥协

      演绎一辈人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的影视剧很多,从《金婚》《王贵与安娜》到《父母爱情》,有很多部精品。

    2024-08-28

  • 当“打工文学”迎来共创时代

      “打工文学”的概念早已有之,指的是一种文学流派,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

    2024-08-28

  • 《不舍昼夜》: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

      2019年,与冯素素离完婚后的主人公王端午预备着抑制已久的流浪生活。

    2024-08-27

  • 《人世间》:人民性表达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

      内容提要 在近十多年的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人民性表达的问题已愈益明显且成绩斐然。

    2024-08-27

  • 论罗伟章小说的“人心文化”及其审美建构

      在21世纪的文坛上,罗伟章在“底层写作”“乡土文学”两个领域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其独到细腻的地域文化色彩与坚实敏锐的现实主义风格更为作家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2024-08-26

  • 地方、地图、乡土:香港当代小说的空间建构

      一直以来,香港地区更擅长将“空间”作为文学书写与学术研究的重心。

    2024-08-26

  • 《匠者》:对中国北方乡村民间文化的精彩解读

      由赵海忠创作的长篇小说《匠者》聚焦由匠人为主体的北方乡村日常生活场景,并由此展开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以及前后近80年的乡村历史变迁。

    2024-08-26

  •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76年,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作为《文化与社会》的续编出版,很快成为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2024-08-26

  • 当代文学灾难书写的生态内涵与美学意蕴——以阿来小说创作为中心

      在中国文学史中,灾难书写有着悠久的传统,包括先秦时期《孟子·滕文公上》对大禹治水场面的描写,建安时期曹植的《说疫气》对瘟疫事件的记录以及杜甫在《夏日叹》《观祈雨》中对旱灾的描摹等。

    2024-08-26

  • 国家行动中的个人意志——读刘庆邦《花灯调》

      刘庆邦以短篇小说蜚声当代文坛,其实他的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

    2024-08-26

  • 从“被忽略的草”到“隐蔽的土壤”

      徐威(慢派读书会指导老师): 在我的印象中,黄灯老师是可能是唯一一个长时间坚持到学生家去家访的高校教师,这令人佩服。

    2024-08-26

  • 《霍林河的女人》:她们的每一面都值得被赞赏

      她们不想让热血受限于年龄, 冷却在时间长河里 用414页的篇幅来讲述4个女孩在“山乡巨变”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霍林河的女人》这种慢火细炖的沉浸式“慢”表达,构建了都市人心中另一重“向往的生活”。

    2024-08-26

  • 一部展现川江流域红色文化的力作

      作家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题材新颖、视角独到,以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抗战时期为大背景,以保卫内迁来川的当时国家仅有的“三化”——二三化学兵工厂、化学应用研究所、防化学兵试验基地为核心来展开动人故事。

    2024-08-25

  • 新时代生态文学的时代价值与文化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08-24

  • 汪雨萌:志怪与说理

      志怪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六朝鬼神志怪书到《西游记》等明清小说,甚至到当下的志怪类网络小说,各种各样的鬼怪、异事轮番登场,不仅能遵守有迹可循的鬼怪历史与志怪逻辑,亦能不断在人物、情节等叙事要素上推陈出新。

    2024-08-23

  • 《岭上多白云》:作为地方的岭上与超越性的地方

      熟谙地方知识的作家,总会试图将标识个人成长的地域经验转化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地标,并从当下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维度赋予其更具普遍性的意义。

    2024-08-23

  • 《金色鹭河》:山乡巨变的民间化与案例化

      刘七宝生是当代乡土文学创作较为活跃的作家,也是江西作家群里比较优秀的一位作家。

    2024-08-23

  • 陈宁萱:越过金色的“范特西”

      范特西,Fantasy,给人的感觉那么轻盈,那么梦幻,充满了憧憬、渴望,像一座金色的浮空岛屿——《终极范特西》的标题捧出了一个似乎饱含浪漫可能的期待视野,然而走入其中,读者会惊奇地发现,实际上孟小书所要探寻、要呈现的,是撇去浪漫、越过金色的“范特西”背后的真实。

    2024-08-23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