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行里》创作谈:打捞,是为了传承
我始终认为,中华的早期文化是青铜文化,因为青铜的发展要先于瓷。
关键词: 老藤2022-06-01
-
付秀莹:“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常有朋友问,在写什么?还会写乡村吗?老实说,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离开乡村。
2022-05-31
-
未曾出口的告别
《告别之年》写于2021年2月,迄今又过去一年,困难正加剧,问题愈庞杂,但在应对上我们仍进退失据。
2022-05-31
-
田耳:用意外铆定记忆
在我家乡,婚礼上有一个不知何时形成的风俗“灌王客”。
关键词: 田耳2022-05-31
-
《天鹅》:软弱和局限的美更接近真实
《天鹅》写好不久,我的朋友就婉转地告诉我,朱利安不如良霞美,至少没有良霞那种令人震撼的美。
关键词: 《天鹅》2022-05-30
-
《耐烦》创作谈:唯有悲悯励我心
其实,我是个很笨的老男人。
2022-05-26
-
写作课 | 阎晶明:美文的读法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权威的宋诗选本。
2022-05-26
-
海饼干:感受时间的抚慰
我写短篇小说时间不长,2017年才有念头。
2022-05-25
-
徐春林:故乡作为文学资源
我一直以为我没有走出故乡,故乡是我文学写作的重要资源。
2022-05-23
-
王若虚:乌鸦的炸酱面和拉磨的驴
我本科是学金融出身,学了不少菲利普斯曲线、杠杆收购、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沉没成本之类的玩意儿,但实在不懂文学理论和引经据典,只能粗鄙地谈谈创作理念,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但如果你要问我金融感悟,就一条,想发财,别买任何金融产品。
2022-05-23
-
看见百年文学里的“她”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这本书讲的是女性文学,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一些女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对镜的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2022-05-21
-
把踢过、看过的球翻译成文字 ——《配合》创作谈
女儿四岁的时候老跟我去小区的运动场玩,她不怎么喜欢球类运动,那时候也不会跳绳,爱去纯粹是因为有个八岁的小男孩总出现在那——大人们组队缺人的时候就喊上他,不缺人他就自己练,足球篮球都练。
2022-05-20
-
朱秀海:《乌江往事》创作谈
《乌江往事》的故事原型是多年前从一位前辈作家口中听到的。
关键词: 朱秀海2022-05-20
-
写作课 | 老舍:写透一件事
一 写自己真知道的事,不写自己不十分知道的事。
2022-05-19
-
青春是对化冻沼泽的涉险
戴锦华老师有云,青春是对化冻沼泽的涉渡,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
2022-05-19
-
《青春裂》创作漫谈:刻骨树碑
这两年我已经写不出东西了,只能读别人的,或回看自己原来写的。
关键词: 《青春裂》2022-05-19
-
张学东:小说是一个梦工场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文学,作家到底应该写什么,作品为谁而写,依旧是当下亟待回应的命题。
关键词: 张学东2022-05-18
-
王安忆:小说的感情问题
这堂课也是我们最后一堂课,我要讲小说的感情问题。
2022-05-17
-
陈应松:我的笔,与他们命运相系,心心共鸣
这是我的一部家乡书。
2022-05-17
-
王尧:我只想做一个写作者
以多种文体研究学术、阐释思想和表达审美是汉语写作的一个传统。
关键词: 王尧2022-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