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仕芳:总有什么值得追逐
2016年夏天的夜晚,我和阿禹喝多了酒,勾肩搭背地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应该是在二环的某段路上,也可能不是,当时天上稀稀拉拉地下着北方的雨,我们歪歪斜斜地走到一棵大树下避雨,记不得那是什么树了,只记得枝繁叶茂。
2021-07-13
-
王松:在浮躁中思考,在喧嚣里沉淀
《中篇小说选刊》,顾名思义,当然是以遴选和转载国内优秀中篇小说为己任的刊物。
关键词: 王松2021-07-13
-
铁流:为人民书写是作家的职责
对一部作品而言,细节是靠双脚丈量出来的。
-
演讲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演讲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A4—204 时间:2012年4月19日15:00—17:00 文学与记忆 韩少功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跟年轻朋友进行交流。
-
王秀梅:不一样的人
自“父亲缪一二”“《聊斋志异》同题”“战争”等系列创作之后,从2020年开始,我计划写一个新的系列,“不一样的人”。
-
鹤蜚:用文学回望三线建设
《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 鹤蜚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促使我创作《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是我到贵州六盘水贫困县水城县的一次扶贫经历。
关键词: 《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2021-07-09
-
《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2017-2019》后记
清样已经三校完毕,马上就要付梓了,才忽然意识到,这本诗集也应该有个《后记》。
-
吴克敬:向天借来一场雪
过冬的麦苗儿和油菜苗儿,在凛冽的寒风中翘首以待的是什么呢? 是一场漫天飘舞的飞雪了……飞雪暖如棉,庄稼汉无不知晓,越冬作物麦苗儿和油菜苗儿,绿汪汪鲜嫩嫩的,唯有身披一层厚厚的积雪,才会暖意融融地熬过长长的一个冬季,来春生发出漫天遍野的一片茁壮,以及后来喜人的丰产与丰收。
关键词: 吴克敬2021-07-08
-
宁肯:虚构与阐释
黑雀儿是个顽主,但和一般顽主起家不同,靠咬人起家。
关键词: 宁肯2021-07-08
-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我常常说我已经活了上千年。
关键词: 共产党员2021-07-08
-
金仁顺:写作是件朴素的事
刚写作时,激情万状。
关键词: 金仁顺2021-07-07
-
幸存者偏差和自我修复
在小县城生活你会觉得窒息吗?我无数次向别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诸如此类—没考虑过/不觉得/我感觉很好,节奏很慢,很惬意。
关键词: 县城2021-07-07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
命运的随便一拧
经历和体验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落到写作者头上,就比一般人多了些意外之获。
-
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川东到海》创作谈
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关键词: 《百川东到海》2021-07-05
-
批评即对话
2020年写过一篇文学批评自述,文章最后说:“我之所以对文学批评保持着持续的热情,不是喜欢批评他人,而是可以通过他人的作品感知一些全新的生命经验,可以在辨认差异中不断地自我批评、自我完善。
-
让我完整地告诉你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
在《人民的胜利》的创作中,我大胆突破传统编年史套路,以“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的写作模式,以多维度、全方位、大历史的视角,以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创业史、奋斗史,完整地告诉你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
-
用文学反映乡村振兴,记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脚步
这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认真书写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2021-07-04
-
人间固然值得书写,天上同样值得着墨
中国航天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数十年鲜为人知的历史可谓震天撼地、惊心动魄、坎坷曲折、悲壮雄伟,无疑值得我们的文学大写特写。
2021-07-03
-
先生让这部书稿有了灵魂
马天安,一位鲜为人知的革命先驱。
关键词: 马天安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