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台口”: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文工团往事
1943年,习仲勋同志在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任地委书记期间,为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方针,决定在绥德分区成立一支文艺宣传队。
2023-03-07
-
宫立:关于许子东和他的《郁达夫新论》
在一篇怀念王富仁的文章中,陈思和提到,“我在许子东滔滔不绝的转述中,脑子里出现了一幅画面:白齿红唇、潇洒倜傥的许子东与一身土气、满面风霜的王富仁并坐在一个高贵的客厅里,简直是鲜明对照,由此联想到假如鲁迅和郁达夫并坐在一起,应该是怎样一幅图像”[1]。
关键词: 许子东2023-03-07
-
从茅盾和叶圣陶的早期文学实践看“为人生”文学思潮的多重面向
“为人生”文学思潮可以说是“五四”时期最有代表性和最具覆盖性的文学潮流之一。
2023-03-06
-
杨苡:星沉海底当窗见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译林出版社 口述史自自立门户到今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断被定义的,然“万变不离其宗”的,即其资料性。
-
范文澜和郭沫若是如何隐秘交锋的?
原标题:范文澜与郭沫若的隐秘论辩——以西周社会性质为中心 范文澜和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两位巨擘。
-
颇具特色的学雷锋剪报
1963年夏天,父母把我从山西忻州老家接回北京,到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学的第一首歌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一群五六岁的小朋友,席地围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在凉爽的花荫凉里,爱甩长辫子的李阿姨,手指打着拍子,在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至今记忆犹新。
2023-03-03
-
任芙康:读书人金梅
编者按:2023年3月2日上午8时,《文学自由谈》的重要作者,88岁的沈金梅先生因病辞世。
-
在潘家园淘旧书的翻译家
李文俊先生1月27日凌晨辞世了。
2023-03-02
-
吴中杰:上海三校《鲁迅年谱》编写经过
小引: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接到古远清兄的电邮,说他正在编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时期的鲁迅研究史,“内有你们著的《鲁迅年谱》这一节,请提供资料,如主编写作背景之类,先谢谢!”次日,我即据他的需要,写了一篇回忆小文发给他。
2023-03-02
-
谢馥春大战榭馥春
谢馥春商标 谢馥春商标印样 清道光十年(1830年),扬州新开了一家“谢馥春”香粉店,由于经营有方,很快便顾客盈门,成为扬州香粉的名牌。
2023-03-02
-
向高莽先生求教
易近人 我对高莽先生景仰已久。
2023-03-01
-
郭宏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郭宏安(1943.2.2-2023.1.16),山东莱芜人。
2023-02-28
-
刘天爱:郭澄清为我改稿子
1963年,我在商河一中高中毕业后,经张华昌老师介绍去他村——陵县(现陵城区)义渡口公社张耐村当民办教师。
2023-02-28
-
襟抱凄寒不可温——钱锺书“冷屋叙事”的冷与热
1938年8月,钱钟书与杨绛挟女归国,船至香港,钱杨分别。
关键词: 钱锺书2023-02-28
-
鲁迅&陶元庆:赠先生一束西湖梅
平淡无奇的叙述里,往往藏着伏脉千里的波澜。
-
姚雪垠与大夏大学(1949-1951)
著名作家姚雪垠曾于1949年8月至1951年8月在大夏大学任教。
关键词: 姚雪垠2023-02-28
-
梁启超写序成名著:一篇“序言”带来的序言往复
说起序言,一点也不稀奇。
关键词: 梁启超2023-02-27
-
岳飞之死与王夫之的“苛责”
一 久不进电影院了。
-
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许寿裳
许寿裳先生速写 杨先让 许寿裳先生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家、学者,1948年2月18日在台湾遭暗杀身亡,与闻一多先生、李公朴先生被害的时间仅相隔一年多。
2023-02-27
-
“子其艰贞”——对太炎先生最后四年的梳理
论述太炎先生的文章多不胜举,但大多集中在他的早年与中年,对他晚年的论述少之又少,尤其这方面专著,几乎没有。
关键词: 章太炎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