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注本档案价值分析及资源性建设研究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文学馆现有馆藏资料近90万件。
2023-10-11
-
考版本之真 记收藏之胜
版本学是一门小众的传统学问,而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古籍实物特别是善本古籍,常人难得一见,更使得这门学问看似神秘而冷僻。
2023-10-07
-
“红皮本”《呐喊》,不应忽略的鲁迅著作出版特例
1923年8月,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在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的新潮社出版(该社《文艺丛书》第3种)。
2023-07-31
-
版本学的传承与发展
杨成凯先生的遗著《古籍版本十讲》经由向辉整理,在中华书局出版了。
2023-07-27
-
谈谈《永乐大典》的复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做好历史典籍版本的研究和挖掘”。
2023-07-17
-
茅盾眉批本:来龙去脉、辨章学术、去伪存真
摘要:茅盾眉批本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极具价值的稀见史料档案,是解读作家的重要依据。
2023-07-12
-
刘跃进:古籍与版本
从一本“书”说起 早期的书籍,或刀刻、或漆书于竹简上,众简相连,编之以绳,故又“篇”、“编”、“策”(册)等称。
2023-06-05
-
茅盾眉批本:研究视角、价值分析、开发路径
摘要:眉批本是馆藏文献资料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具有多重价值。
2023-05-09
-
图像证史:《鲁迅全集》文前插图的变迁(1938—1981)
英国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其经典名著《图像证史》中这样描述图像的作用:“绘画、雕像、摄影照片等等,可以让我们这些后代人共享未经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去文化的经历和知识。
2023-03-31
-
古籍选本的多重社会作用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2023-03-22
-
在新文学名著中追寻纸张的发展印记
我们读书离不开纸,一本书的质感如何,除了封面的材质,内页纸张的选用也至关重要。
-
《忏余集》的封面装帧艺术
关于陈之佛的生平事迹及其在艺术上的成就,谈论的人已经够多,尤其是对他的书籍装帧艺术特色,其旁搜远绍,几无剩义。
-
陈漱渝:门外谈欧 ——从《鲁迅全集》谈到《欧阳予倩全集》
首先感谢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的邀请,让我对新编《欧阳予倩全集》提点建议。
-
从蒙古国“回流”的《家》
蒙古文《家》书影 大约在四五年前,“孔网”上了一册外文书,黑漆布书脊,粉红的封面上,一只鲜红的灯笼斜飘在中央,店主注明系俄文书,其作者为巴金,但未提及书名。
-
为什么《人生象斅》应该收入《鲁迅手稿全集》?
两册《人生象斅》封面 《人生象斅》讲义即鲁迅自称的《生理学》讲义。
2023-03-03
-
陈平原:全集不全之宿命
编辑出版图书,体例很要紧。
2023-01-13
-
严复《古文辞类纂》评语足本初读记
严复评点《古文辞类纂》 1911至1917年,严复详阅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施以评点。
2023-01-11
-
林徽因设计的封面与刊头
林徽因是诗人,是建筑设计师,是中国建筑史学家,是中国古建筑调查考证保护的先驱,是景泰蓝工艺再生的推动者,是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花饰的主要设计者。
关键词: 林徽因2022-12-27
-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古典文献学是运用校雠、考证、编纂、检索等方法,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独立学科。
关键词: 现代文学2022-12-27
-
迄今最早的《论语》文本
安大简《仲尼曰》共有完简13支,简长43厘米、宽0.6厘米;两道编绳;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