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考获高分 杜牧也得瑟
西安人杜牧,出身名门,祖父杜佑做过宰相且著有《通典》200卷,妥妥的学术性高官。
2023-06-28
-
脑子不灵尤怪事——文天祥吞脑自杀考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众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
2023-06-27
-
“风雪夜归人”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023-06-27
-
大运河,流动的国家记忆
编者按: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6月9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倪玉平做客人文清华讲坛,讲述《大运河,流动的国家记忆》。
2023-06-26
-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诠释学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3-06-26
-
王安石、苏东坡各表一枝写西施
两宋时期,几乎如雷贯耳的文人学士都写有关于西施、范蠡的诗文。
2023-06-26
-
《金瓶梅》为何不引李白的诗?
原标题:为何不引李白的诗——《金瓶梅》引唐诗考 无论“词话本”(以戴鸿森校点本为例),还是“绣像本”(以王汝梅校注本为例),《金瓶梅》的引文极为繁杂,除先秦之外,林林总总,无所不尽其极。
2023-06-26
-
纵与禁:龙舟竞渡小史
端午将至,划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又逐渐火热起来,烘托着节日的气氛,勾动着人们的情绪。
2023-06-25
-
端午节为何祭祀伍子胥?
说到端午节,许多人会想到屈原。
2023-06-25
-
端午节:抉发民族精神的重要节日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姿多彩。
2023-06-23
-
端午食黄鳝 就主打一个勇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江南一带,还流行着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
2023-06-21
-
昆曲中的端午
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类文本——诗文、戏曲、笔记、小说里,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习俗与生活内容。
2023-06-21
-
消失的端午风俗
每逢端午,报刊都会有与端午有关的典故和民俗的报道。
2023-06-21
-
端午时节的声声传颂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23-06-21
-
名家笔下的端午
在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眼里,端午节是思念的节日。
2023-06-21
-
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
2023-06-21
-
“莫须有”——一个中文短语的千年之谜
1982年夏,我随父母到杭州游玩,自然少不了逛西湖。
2023-06-20
-
颜光敏和他的《颜氏家诫》
清人颜光敏的《颜氏家诫》一书,内容上贴近家庭伦理和日用常行之实,言辞谆切而近乎絮叨。
2023-06-20
-
莫砺锋:雪泥鸿爪与心路历程
无论实际行迹还是心路历程,苏东坡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飘泊者。
2023-06-19
-
孙悟空形象本土与外来之争
自20世纪20—30年代开始,鲁迅和胡适对孙悟空形象究竟是源自中国本土文化还是源自印度史诗的讨论,在我国学术界引发了多次学术争鸣,几乎贯穿了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的中印文学关系史,先后出现“本土说”“外来说”“混血说”等不同观点。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