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慈欣:科幻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小说家,他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2018-07-16
-
搜索可以更聪明更简单
“两年前,AI流行下围棋,今天,AI流行打电话……”这是网民对最近人工智能领域语音交互这一热门应用的总结,国内外不少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语音客服既能打电话订餐,又能和人互相调侃,赚足了眼球。
2018-07-12
-
原创科普图书需要“强身健体”
曾几何时,谈到原创科普图书时,国人会自豪地说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名字。
2018-07-11
-
专家探讨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中国电影
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电影智库、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联合主办的“电影智库沙龙”第五期——“科技助力中国电影”6月28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
2018-07-11
-
刘慈欣:科幻文学提供了神话在现代复活的可能性
自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以来,科幻文学已经在人类历史上走过200年。
2018-07-05
-
动物行为学家与奇妙的动物世界
凡是和动物打过交道的人,总是会想:要是此刻动物会说话,它要向我们说些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正是动物行为学家和动物心理学家的事。
2018-06-29
-
《科幻世界》2018年7期
青海湖爱情故事、献给智人的花束、梦湖梦、穷人专属的时间旅行、不灭之火、潜龙出世.
2018-06-29
-
那些在网络平台成长的青年科幻作者,你会pick谁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 《弗兰克斯坦》问世算起,科幻文学如今已有了200多年历史。
2018-06-29
-
颠覆已有认知的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对100纳米以下的物质进行探索和控制的技术,这一尺度下,物质会呈现出与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截然不同的特性。
2018-06-28
-
举办世界科幻大会 成都有希望
6月22日在四川举行的四川省科幻学会第一届会员大会透露,四川省科幻学会将作为中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申办主体,申请在成都举办世界科幻大会。
2018-06-27
-
科幻新剧《鸟语密码》央广首播!集结了诸多“诸暨元素”
一部由诸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出品、集结了诸多“诸暨元素”的连续广播科幻小说剧《鸟语密码》,从6月8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广播剧场”首播。
2018-06-27
-
植入式脑机接口的现状和未来:我们离科幻场景的实现还有多远
我们经常看见科幻电影里面人类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和外界进行双向交流, 控制和操作外部设备, 并将外部设备的信息存入大脑. 这种脑机接口技术在科幻电影中已经不算是新鲜题材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脑机接口技术到实际的应用究竟还有多远呢? 笔者认为, 表面脑电信号(EEG) 由于记录信号具体形式的问题, 很难提取到大脑神经元放电细节的具体信息, 例如独立的手指活动的信息. 所以基于EEG 为核心形式的脑机接口一般被认为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例如操纵设备开闭, 左右上下移动等等 (Meng et al., 2016). 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基于EEG脑机接口商用设备, 不过一般也只能产生一些简单的操作信号应用于简单的游戏场景, 远远不可能满足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虽然也有脑机接口技术应用EcOG采集技术, 就是信号采集电极放在颅骨以内,大脑皮层表面, 而非头皮表面, 但其能记录的具体大脑信号还是不能和植入电极相媲美. 而植入式脑机接口由于其将脑信号采集电极直接植入到人体大脑皮层结构里面 (intracortical recording), 因此其采集到的脑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度远远大于表面脑电信号和 EcOG, 因此植入式脑机接口也被认为是脑机接口应用到真实生活中最有潜力的技术方式. 本文接下来只对植入式脑机接口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说到植入式脑机接口, 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采集信号用的电极, 这就要说到生产植入大脑电极的一家著名公司, Blackrock Microsystems. 虽然这是一家小公司, 但是在脑机接口界, 也算是顶顶大名了, 因为此公司生产的犹他电极矩阵,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被美国FDA 批准的 用于人体实验的大脑皮层植入式电极. 此电极矩阵为什么叫犹他电极呢? 顾名思义,其最早是由犹他大学的研究者研发的. Blackrock Microsystems 这家公司的前身, 也是由其相关的研究人员成立的. 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出名的脑机接口研究机构莫非于 BrainGate了, 这是一个由几家著名大学和医院联合起来的研究机构, 其中包括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在美国医疗研究与医疗仪器开发久负盛名的凯斯西储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硅谷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常年在美国医院综合排名前四的麻省总医院 (MGH), 以及美国国防部下属的老兵医院 (Providence VA Medical Center). 早在2006年, 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利用植入式的犹他电极证明了此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用来控制电脑鼠标 (Hochberg et al., 2006)。
2018-06-27
-
时间之网,未来之门——“青•科幻”丛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6月24日,时间之网,未来之门——“青•科幻”丛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2018-06-26
-
网络平台为何受到青年科幻作者的青睐?
从第一部科幻小说 《弗兰克斯坦》问世算起,科幻文学如今已有了200多年历史。
2018-06-22
-
50年前的这部电影定义了后来的科幻作品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经典单元中,昨天完成首场亮相的4K修复版《2001太空漫游》是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五场放映在开票一分钟之内被一抢而空。
2018-06-22
-
《科普创作》2018年第2期目录
目 录 名家赏析 刘兴诗创作历程及其科技观的嬗变 / 张懿红 / 05 用真善美的作品启迪人心 ——刘兴诗科普作品述评 / 辜 曦 / 14 科普耄耋老顽童 ——刘兴诗专访 / 姚利芬 / 18 创作忏悔录 / 刘兴诗 / 21 作家档案 相对论都有什么用 / 李 淼 / 26 在真理面前,愿我们都是孩子 / 张 昊 / 29 李淼:科普,要做就做最好 / 张晓磊 / 31 创作园地 文化“串珠” ——从“诗词考古”说开去 / 詹克明 / 35 咏霍金诗三首 / 王 童 / 41 “纪念科幻小说诞生 200 周年”征文·科幻中的怪物 主持人的话:见“怪”不怪 / 刘 健 / 43 哥斯拉电影:怪兽的“科学化”之路 / 刘 健 / 44 镜子中的我们 ——科幻中的怪物形象 / 萧星寒 / 49 谈谈电影《湮灭》中的杀人异兽 / 刘东兴 / 55 多媒多面 人类是否应该主动呼叫外星文明 / 汪 诘 / 58 听,科学在“呐喊” ——汪诘专访 / 张 祎 姚利芬 / 65 书评 永恒的经典 ——评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丛书 / 史晓雷 / 70 科普:插上神话的翅膀飞翔 ——评霞子作品《骑龙鱼的水娃》 / 胡 峰 杨 婕 / 73 《盘中餐》:令人惊艳的原创科普绘本 / 唐 靖 / 78 国际视野 原田三夫与科学普及 ——从“理科”到“少年科学” / [日] 上原香 著 丁丁虫 译 / 80 出版手记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图书炼成记 / 高立波 / 94 视与思 作为“逆向艺术”的虚拟现实 / 翟振明 / 97.
2018-06-22
-
刘慈欣: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编者按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2018-06-21
-
“侏罗纪”之父迈克尔·克莱顿:不想学考古的医生不是好作家
暌违三年之后,远古恐龙又将登上银幕。
2018-06-21
-
中国科普作协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成立
人间五月芳菲尽,科学繁花始盛开。
2018-06-19
-
昌吉市首届科普共享阅读周暨科普作家进校园活动启动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专家、科普作家王省在讲座后与同学们合影 国家动物博物馆讲师、科普作家王玉婧给同学们讲动物的故事 6月11日上午,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协等单位协办的“科普共享阅未来”昌吉市首届科普共享阅读周暨科普作家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昌吉一中举行。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