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翻案文学”?因何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以写作中国题材见长的作家为数不少,除芥川龙之介、井上靖等中国读者熟悉的大家之外,中岛敦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名字。
关键词: 中岛敦2019-12-05
-
普利策奖诗人甘德跟王冬龄聊书法 与蔡天新忆往事
弗罗斯特·甘德,2019普利策奖获得者,一个清瘦修长的美国人,前几天来到杭州运河拱宸桥畔,参加了第八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朗诵了自己的诗。
关键词: 甘德2019-12-02
-
在爱荷华,邂逅94岁的聂华苓
2019年9月,本文作者(左二)与聂华苓(右二)及朋友们合影 2019年9月9日,我和几位同行受美国爱荷华大学之邀,前往该校作学术交流。
-
钱春绮:从医家到翻译家
在诗坛和翻译界中,钱春绮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 上海素有外国文学翻译摇篮之称。
关键词: 孙琴安2019-12-02
-
作家迪奥普:当非洲土著兵踏上欧洲战场,究竟为何而战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经典之作,像《永别了,武器》《西线无战事》《日瓦戈医生》……它们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与不人道,也对战争中的个人命运与集体悲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 迪奥普2019-12-02
-
克莱夫·詹姆斯论本雅明
本雅明 瓦尔特·本雅明于1892年生于威廉二世时期的柏林,于1940年和平曙光初现之际在西班牙边境自杀。
关键词: 本雅明2019-11-29
-
赵南柱:60余位“金智英”的故事,她们更充满希望
今年10月,由韩国明星孔侑和郑有美主演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起热议。
关键词: 赵南柱2019-11-29
-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编者按】今年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诞辰120周年。
关键词: 海明威2019-11-22
-
1919,杜威在中国
1920年5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欢迎杜威夫妇(前排中立者)。
关键词: 杜威2019-11-19
-
托卡尔丘克:从“突围”到“转身”
前不久,瑞典文学院将2018年的诺奖桂冠戴到了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头上,奖励她“叙事中充满了百科辞典般热情的想象力,正是这种想象力使其作品获得了跨越诸多疆界的生命形式”。
关键词: 托卡尔丘克2019-11-15
-
我们对中国古代的了解只是一小部分
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美国汉学家,曾师从爱新觉罗·毓鋆和汉学家倪德卫(David S.Nivison)、吉德炜(David N.Keightley)学习文言文和古文字,长期从事中国上古历史文化、古文字出土文献的研究。
关键词: 夏含夷2019-11-15
-
中岛敦诞辰110周年:一位小说家的生与死
中岛敦与那个时代 1909年5月5日,中岛敦出生于东京市(现在的东京都东部一带)四谷区一户世代以制售诸侯肩舆为业的百姓人家。
关键词: 中岛敦2019-11-15
-
莱昂纳德·科恩去世三周年,“火焰”在世人面前永恒燃烧
三年前,2016年11月7日,加拿大诗人、歌手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离世。
关键词: 莱昂纳德·科恩2019-11-13
-
听格里加尔再说伏契克
九月,捷克的布拉格秋色正浓。
2019-11-10
-
自由体诗歌的开拓者
1 作为家中次子,沃尔特·惠特曼和父亲同名,但在一个子女众多家境一般的普通家庭中并没有被特别宠爱,也没有获得更多关心和照顾,注定野蛮生长。
关键词: 惠特曼2019-11-09
-
“荒谬”的加缪,“局外人”的加缪,乡愁浓烈的加缪
1935年5月,22岁的阿尔贝·加缪(1913-1960)打开了一个方格本,写下了他对逝去的贫困的乡愁、儿子对于母亲的情感、潜伏的记忆和童年的材质的感想,环境转换之后,他仍心存感激,并感到良心不安。
关键词: 加缪2019-11-07
-
加藤周一《羊之歌》:逻辑与诗性的结合
加藤周一 加藤周一先生是评论家、小说家,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血液学的医学专家。
关键词: 加藤周一2019-11-06
-
纪念海明威诞辰120周年:从生存态度里找到文学态度
海明威 对欧内斯特·海明威而言,生活做派也许远比文学风格更重要。
关键词: 海明威2019-11-06
-
诗人阿多尼斯:中国人已是我诗歌想象的一部分
“没有哪道光,能跟母亲脸上泛起的光媲美——如果你懂得如何欣赏它……诗篇是一个女人,其身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块宇宙的刺青。
-
听马悦然谈中国文学
马悦然在其书斋接受本文作者的采访 马悦然的“四川情结” 10月18日,我在网上获悉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唯一精通汉语的著名汉学家、瑞典皇家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在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95岁。
关键词: 马悦然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