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是谁?陈辉是抗战时期的一个英雄、一个烈士,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诗人。他是湖南常德人,1920年出生,17岁入党,18岁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晋察冀边区通讯社当记者。
他满怀爱国的热情,在被敌人侵占的大地上采访,亲见燃烧的茅屋、哭泣的孩子、被残害的乡亲和同胞们英勇的反抗斗争。他写下大量的通讯报道,敌寇的凶残与罪恶让他的内心不能平静,他坚决要求拿刀拿枪到第一线去与敌人战斗。他要去的那个区,斗争极为严酷。领导对陈辉说:“前面五任书记都被杀害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是第六任!”经过他多次恳求申请,上级满足了他的愿望,他成为涞涿县四区的区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
年轻的他率领年轻的队伍打鬼子、拔炮楼、抓特务、除汉奸,让敌人闻其名而胆战心惊,百姓称他为文武双全的“神八路”。有一次,要召集民主人士30余人开统战会,只有两位住在县城里的重要人士没通知到。陈辉和一名通讯员自告奋勇化装冒险进城,两位绅士见到陈辉亲自来请,立即答应到会,结果这个统战会开得十分成功,大家都愿为抗日出钱出力。
陈辉多才多艺,他把自己创作的抗战歌曲,亲自刻钢板印出来,教武工队战士和群众演唱。他还写剧本,又编又导,排演出来以鼓舞群众抗战。更多的时候,他用大板刷把诗写到敌占区村头的墙壁和井台上,或油印出来,张贴到城里的电线杆子上,散发到城乡群众中,甚至送到日伪军的炮楼里。群众爱透了他,敌人恨死了他,悬赏重金通缉他。
陈辉牺牲在一个春日。当时,他在拒马河边韩村的一个农户家养病,却被叛徒出卖,敌人包围了这个村子。当陈辉冲出农屋时,两个特务把他拦腰抱住,十多个敌人围上来。这时,陈辉拉响了腰里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陈辉在诗作《为祖国而歌》的后半部写道:“祖国呵/你以爱情的乳浆/养育了我/而我/也将以我的血肉/守卫你啊//也许明天/我会倒下/也许/在砍杀之际/敌人的枪尖/戳穿了我的肚皮/也许吧/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或是被敌人/投进狗场//看啊/那凶恶的狼狗/磨着牙尖/眼里吐出/绿色莹莹的光……/祖国呵/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不会滴一滴眼泪//我高笑/因为呵/我/你的手大脚大的儿子/你的守卫者/他的生命/给你留下了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我高歌/祖国呵/在埋有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陈辉的诗,收入魏巍编的《晋察冀诗抄》,收入萧三编的《革命烈士诗抄》,还收入一本《革命诗抄》;更多的,是在田间写了“引言”的陈辉诗集《十月的歌》里展现出来。
1961年,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读到了陈辉这样豪迈壮美的诗,得知他英勇献身的壮烈事迹后,我对陈辉和他的诗无比崇拜和景仰。我决计要当兵,要像陈辉那样,做一个拿枪的诗人,做一个写诗的战士!于是,我在1962年背着陈辉的诗,应征走进了人民解放军这座革命的大熔炉、大学校。
我向陈辉学习,在部队里成长,为战士歌唱,反映连队火热的生活,抒发战士豪迈的情怀。至今,我创作出版了74本书,其中就有12本诗集。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能有一天到陈辉墓前,为他扫墓,向他诉说他和他的诗给我的人生和创作那巨大、深远的影响。
我18岁时的愿望,终于在我81岁的时候实现了。2024年6月的一天,我与夫人、女儿、女婿、儿子一起来到了涿州。在肃穆的烈士陵园里,我把写好挽带的花篮敬献到陈辉的墓前,我们给陈辉三鞠躬,把斟满的酒倾洒在烈士墓前。我站在墓碑一侧,深情地讲述我与陈辉深刻的渊源,背诵陈辉那首在我心中回响了六十年的《为祖国而歌》:“我/埋怨/我不是一个琴师//祖国呵/因为/我是属于你的/一个手大脚大的/劳动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深深的/爱你。”在祖国高蓝的天空下,在平西辽阔的原野上,我听到了陈辉响亮的声音,我仿佛是在替陈辉向世人倾诉着。
此刻,眼泪倾盆而下,洒满了我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