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新作品

金色的摇篮曲

□絮 洲

我曾在杭州的医院听一名医生谈论他的过去——整夜无法入眠,一丝动静都可能将他从混沌里惊醒。我像是找到了知音,问他:“您后来是怎么恢复的?”

“很简单,”他说,“换个环境。”

看着手中的心理自评量表,最终我听从医生的建议,搭乘动车和轻轨直奔老家。沿途的美景渐渐抚平了我倒刺般瘙痒的忐忑。

往出站口走着,我忽然听见有人用温州话喊我的名字。我有些恍惚,那个熟悉的称呼我好久没有听过了。

“爷爷。”我叫道。闸门应声而开。

“阿絮,阿爷来接你了。”爷爷紧紧握着我的胳膊说。

一坐上爷爷的车,我就在一种苦尽甘来的慰藉中睡着了。醒来时,车已经到家。江风捧着芦花的清香远道而来,与白鹭一同越过河面,只留下淙淙河水奔渡的声音。这里的风声还和以前一样;河畔的芦苇荡、堤边的古榕树,也都没有变化。

“哪里没有变化?”爷爷拍拍我的背说,“家乡的变化可大了,你去外面逛一圈就知道了。”

爷爷话语里的热情莫名感染了我,我心里有了劲儿,立即就捧起手机地图到附近寻逛。我看到一家“百姓健身房”里有几位老人正在健身,他们拉扯器具的姿势像在干农活,一低头汗就滴到地上去,肌肉会像稻子一样从汗里长出来。在离健身房不到百米的地方,有一处绿地公园。另一侧街上,一家“城市书房”正在营业。我在那里暂停了我的“旅行”,与书本度过了傍晚前的时光。走出书房时,夕阳扯出的影子比柏油路还宽。我的脑海仍在复构着博尔赫斯的“宇宙图书馆”,并回响着他诗行间的慨叹: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夜晚,我躺在爷爷帮我铺好的床上,脑海中摇曳着夕阳下的美丽乡村。老吊灯在天花板悠然摆荡,月光映在薄纱的窗帘上,拂动着二十年前奶奶唱起的摇篮曲:

欸唔(牛儿)吃大草,覅吃娒娒路边稻,娒娒家田种少……

一切都如时光的叠像一样安静。

灰云掩着月亮,却遮不住整片闪烁的星空,正如滩涂隔不开瓯江从容的吐息。白灯缀满长堤,和星屑一起在浓墨的河水中浮漾。芦苇丛的浊影摩挲着绵沉的黑夜,掸下几滴流水似的虫鸣。

我暗示自己,今晚不会再有比它们更大的声音了。

渐渐地,我像一艘被拉向瓯江的渔船,一点一点往滩涂里沉沦。当我再次醒来时,天已经亮了。瓯江的潮声低语着“走归”,听得我眼眶湿润。温州,我的故乡,用避风港般包容的臂弯,护住了我心中希望的烛焰。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我获得了充足的睡眠,每天都在桃花源里与书为友、与景为伴。那些噩梦般的日子在烛焰的照耀下,仿佛泡沫一样散去。临行前,我拥抱了爷爷,他紧紧握住我的胳膊说:“多回来看爷爷。”

我登上开往温州南站的轻轨,望着瓯江边上的房子渐渐远去。我的耳边再次响起那首金色的摇篮曲,响起风声潮鸣和虫吟。它会让牛儿在找不到家的夜晚,也能如时光的叠像一样安静。

2025-04-11 □絮 洲 1 1 文艺报 content78847.html 1 金色的摇篮曲 - 188金宝搏自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