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俐:一个影后的自我修养
如果这世上有一门学科叫“巩俐学”,我可能已经拿到博士学位。
2017-01-25
-
《西游记》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没考“登登等灯”
最近,一道据传是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选择题,火爆网络。
2017-01-24
-
难忘的背影
周正 1960年,周正在《以革命的名义》中饰演列宁 朗诵中的周正 在父亲87年的生涯中,他有过两次事业的高峰。
2017-01-23
-
“让年画不断传承绵延下去”——访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
“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这样形容中国传统木版年画。
2017-01-22
-
吕嘉:大剧院不能只当“二传手”
新年伊始接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 吕嘉:大剧院不能只当“二传手”更要做“开发商” 新年开始,著名指挥家吕嘉从原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手上接过重任,成为集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歌剧艺术总监和管弦乐团首席指挥于一身的音乐家。
2017-01-20
-
拥有艺术影院,是一种幸福
侯孝贤 作为光点的创办人,侯孝贤百忙之中偶尔也会来这里看场电影,会会朋友。
2017-01-19
-
总编导刘国超“民歌匠心”十三年
“谁想花钱受气,就去搭台唱戏。
2017-01-19
-
王宝强:《大闹天竺》是我的中国梦
王宝强的“朋友圈”真是强大,其导演首秀《大闹天竺》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王宝强也开始了密集宣传,每次更是曝光明星朋友。
2017-01-19
-
林友声:“低调”与“奢华”兼具的指挥家
土生土长的上海指挥家 2016年,适逢上海歌剧院成立60周年,伴随着上海歌剧院一路成长的“土生土长”的该院著名指挥家林友声也是60岁。
2017-01-18
-
杨菲:梅花大鼓是一个有傲骨的曲种
杨菲演出照 杨菲,一个曲艺界响当当的名字,她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梅花大鼓”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2017-01-18
-
众人追思贾作光:天上一鸿雁 人间一舞神
上世纪50年代,贾作光演出《鄂尔多斯》。
2017-01-18
-
“喜羊羊之父”讲述灵感来源
1月19日(周四)22:00,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广东卫视承办制作的《2016技行天下——匠人匠心》将播出第五集“创新”篇。
2017-01-18
-
李小璐不拒装嫩不怕扮老
提起李小璐的作品,观众总能想起《奋斗》、《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古灵精怪的角色,嘴快心软、倔强善良,这种戏路一直是李小璐最为擅长的。
2017-01-17
-
张嘉译谈年轻演员:要敬重自己的职业
张嘉译 前晚,“不忘初心,面向未来”中国电视剧导演年度榜样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红毯上,高希希、杨亚洲等导演悉数亮相,演员刘涛、蒋欣、张嘉译、梅婷、马苏等盛装现身。
2017-01-16
-
蔡国庆:勇敢的人,面对谩骂依然可以活得潇洒
带着儿子上综艺,有人说他“为了名利”,有人质疑他“爸爸的身份”,他却说“就算70岁我也能当爸” 蔡国庆 勇敢的人,面对谩骂依然可以活得潇洒 处女座的蔡国庆,一直想做个“春风化雨般”的爸爸,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优秀。
2017-01-13
-
王琦:雕刀下的丰富世界
2016年12月7日,著名版画家、艺术理论家王琦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2017-01-13
-
王汝刚:滑稽戏“罗曼蒂克消亡”是个伪命题
经典复排《七十二家房客》3月上演,晨报专访王汝刚: 滑稽戏“罗曼蒂克消亡”是个伪命题 本版图片为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说到上海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是绕不开的经典。
2017-01-13
-
高满堂:“我是怎么写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的”
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剧照 由高满堂编剧,花箐、牛牛导演,王雷、陈宝国主演的中捷合拍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 1月1日起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首播,该剧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以普济洲为首的驻奥地利公使馆的中国外交官们顶着巨大压力,冒着巨大风险,在二战期间,为犹太难民办理签证的故事。
2017-01-11
-
田沁鑫:把每天过好,活得很彻底
《聆听弘一》剧照 答题者:田沁鑫 出题者:吕彦妮 地点:北京保利剧院后台 采访手记 新戏《聆听弘一》演罢,谢幕时,田沁鑫被演员们请上台,她穿着一身青灰色棉袍,长及膝下,带着同色系的毛线帽子,人比前几年显着清瘦了很多,但性子却是一贯的虔诚、害羞,更警醒着,却又丝毫不为那警醒而有多几分的局促或紧张。
2017-01-11
-
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文化自信是文艺工作者的底色
文化自信是文艺工作者的底色 ——专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 范迪安在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中心组报告学习会上传达“两会”精神。
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