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办晋剧艺术网的95后青年
王嘉近影 王嘉年少时不顾家人反对投身戏剧表演的学习。
2016-12-28
-
乔羽是怎样写出“一条大河”的
《我的祖国》问世至今已传唱了60年 乔羽是怎样写出“一条大河”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2016-12-28
-
孟京辉:我可能在创作上就是这么放浪不羁
《临川四梦》剧照 答题者:孟京辉 出题者:吕彦妮 时间:2016年12月25日 地点:国家话剧院后台 1你已经走了多远? 其实走得挺远的了。
2016-12-28
-
首次演贺岁片 “帅炸天”的王凯就这样被虐了
继成为收视保障、流量担当之后,王凯在2016年岁末霸屏之际,又迎来新一轮全民刷屏热潮。
2016-12-28
-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文艺大师
▲杨 绛 ▲阎 肃 ▲梅葆玖 ▲陈忠实 ▲李世济 ▲庄 奴 其实,我们不想同他们说“再见”。
2016-12-27
-
高满堂:我们绝不能糟蹋历史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编剧,高满堂至今编剧600余(部)集,将于2017年1月1日作为开年大戏登陆北京、江苏卫视的《最后一张签证》是他首涉二战题材的一次创作。
2016-12-27
-
任鸣:为京味戏剧开源
我是北京的孩子,酷爱北京,对京味戏剧情有独钟。
2016-12-27
-
拍有意义的故事才有创作动力
由王家卫监制、张嘉佳导演的电影《摆渡人》23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已突破3亿元,但观众的口碑却两极分化。
2016-12-27
-
用中国民间传统激发多元化身体语汇
赵淼排练照 王昊宸 摄 赵淼导演作为三拓旗剧团创建人、负责人,以形体戏剧著称,今年正逢三拓旗创建20周年,他受中国国家话剧院之邀创排了新戏《罗刹国》 ,他用这部剧讲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海上空间,神秘中冥冥安排的一场冒险,在岁末之际推出别有意味。
2016-12-26
-
勇攀艺术高峰 振奋民族精神
陈平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新疆巡演现场。
2016-12-26
-
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访著名导演乌尔善
“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文艺人才和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
2016-12-23
-
马季先生“欠”我一个承诺
1996年,作者王南方(右)采访马季先生。
2016-12-22
-
李小萌:愿做一戏一格的女演员
《爱人同志》片场 毛卫宁导演与王雷、李小萌 李小萌 1985年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北京人艺演员。
2016-12-22
-
吕丽萍 “戈玲”重返舞台有点“怕”
《独自温暖》定妆照。
2016-12-22
-
赵季平:扎根泥土 对话世界
赵季平(左)在基层采风 两年前,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就一头扎进了秦岭深处,一路上,他不忘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嘱托,思考着如何多创作一些不负我们这个时代的力作。
2016-12-22
-
张玉中:“它的光芒照亮了一个民族”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6-12-22
-
凯丽:总想给观众点惊喜
由陈薪伊执导的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正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我们在演员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凯丽,她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还是那个质朴善良的刘慧芳,因而当她摇身一变,成为舞台上撕心裂肺的王后乔特鲁特时,场内的观众不由得惊喜。
2016-12-21
-
公共艺术:城市故事的催化剂
《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铸造的单元立方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每个琉璃块中都珍藏着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个老物件,这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不经意间勾起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温暖回忆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它是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创造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是彰显城市文化最直观、最突显的载体。
2016-12-21
-
靳东:老干部探险太玩命
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上线之前就相当被业内看好。
2016-12-21
-
吴刚:淡然捧出桂花酒
吴刚近照 王小宁摄 《哗变》中饰格林渥 《建国大业》中饰闻一多 《潜伏》中饰陆桥山 12月9日,是吴刚54岁的生日。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