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更多人把心中爱的源泉激活”
话剧《桂梅老师》剧照 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老师做的事我们也能做,所有人都付出,爱就有了良性循环!无数人的爱加起来,才是真正的——大爱无疆!” 这是话剧《桂梅老师》中同学们的台词,振聋发聩。
关键词: 《桂梅老师》2022-12-27
-
萃取佳作经验 打造舞台经典
舞剧《醒·狮》线上直播吸引340多万人次观看;杂技剧《战上海》线下演出近80场,多轮线上展演,单场观众人次达20余万。
2022-12-23
-
突破“攒活儿” 展现“真功夫”
在近期闭幕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中国杂技团的《逐风者·男子集体车技》节目荣获金奖。
2022-12-22
-
北京人艺重温莫里哀人生谢幕之作
记者从北京人艺获悉,岁末年初,北京人艺将重启剧场大门,首先奉上的是“北京人艺高清戏剧放映计划”第三期。
关键词: 莫里哀2022-12-19
-
西安易俗社与近代秦腔的传承发展
秦腔《三滴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022-12-19
-
英模题材戏剧如何塑造人物
描写英模的戏必然要书写英模的事迹,但如何写好自己心仪的人物,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努力做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却是对编剧创作实力的考验。
关键词: 《钱瑛》2022-12-16
-
打造更多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佳作
日前,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委托宽友文化运营的首届“‘绽放·启航’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作品孵化计划”在京举行。
2022-12-16
-
舞台艺术,提供精神食粮
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拉开帷幕,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完成上海驻演第100场演出,2022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带来8类20多部中外剧目……尽管已步入冬季,演出市场依然火热。
2022-12-13
-
茅威涛:我看越剧“走出去”
今年是越剧改革80周年。
2022-12-11
-
谈话剧《钟鼓楼》的人民性
根据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改编的同名话剧日前在保利剧院首演并受到观众高度认可,较好体现了文艺的人民性。
关键词: 《钟鼓楼》2022-12-09
-
蛇口戏剧节:场所精神与鲶鱼效应
中国这些年在不断诞生许多新的戏剧节,但戏剧观众看到的大部分还是熟悉的老面孔,大师、明星,或是一些已经在市场上热卖的作品。
关键词: 蛇口戏剧节2022-12-09
-
彩云之南飞来“雀之灵”,杨丽萍再现经典舞台
一只七彩孔雀飞到冬日的黄浦江畔,捎来了彩云之南的暖意。
关键词: 杨丽萍2022-12-08
-
永结同心情谊长存
白雪皑皑五圣山,艰险壮烈上甘岭。
关键词: 《同心结》2022-12-07
-
激活戏曲文化精神 萃取中华审美精华
近日,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精心策划了《戏韵家国情》系列节目,在上千场精彩演出中,萃取了中华戏曲中很有现实意义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通过“文化访谈+戏曲视频+现场演出”的节目形式,弘扬了传统戏曲艺术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展示了当下戏曲文化在新题材、新人物创造中焕发的新风采、新气象,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 《戏韵家国情》2022-12-02
-
提升舞台现场感 缅怀先辈致敬英雄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英雄赞歌》熟悉的旋律昨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再度响起。
关键词: 《英雄儿女》2022-12-02
-
11家乐团齐聚申城共奏“时代交响”
7家交响乐团,包括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
2022-11-30
-
老舍戏剧节举办三场线上论坛
兼顾学术高度与论题现实意义的主题论坛,六年来一直是老舍戏剧节的亮点活动之一。
关键词: 老舍戏剧节2022-11-30
-
第九届乌镇戏剧节迎“丰”而至
以“丰”为主题,第九届乌镇戏剧节11月25日迎冬而至。
关键词: 乌镇戏剧节2022-11-29
-
话剧《单宁》乌镇戏剧节全国首演
高耸的石壁、错落的木箱,隐藏在门后密密匝匝的红酒桶,一个巨大而深邃的瞳孔从舞台直直望向观众席,这只震惊又惊恐的眼睛仿佛窥探着暗夜中的一切,也凝视、放大着一切。
关键词: 《单宁》2022-11-28
-
重思中国舞蹈之本源:历史与哲学之间
我的研究领域是当代法国哲学,也对艺术和美学的问题有广泛深入的兴趣,近年来尤其关注舞蹈哲学方面的主题。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