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舞剧《白蛇》世界首演,打开新时代国风气韵窗口

      大幕拉开,多媒体影像投出“雷峰塔”,塔尖笼罩下,由谭元元饰演的妻子留下孤寂的背影;雷峰塔的线条渐起变化,散落、重组,转化为超市里的货架……昨晚,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场外剧目”,舞剧《白蛇》在上海大剧院世界首演,为八方来客打开一扇新时代国风气韵的窗口。

    关键词:  《白蛇》2022-11-05

  • 20部优秀小剧场剧目北京展演一个半月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2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日前开幕。

    2022-11-04

  •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

      11月4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在北京园博园拉开帷幕。

    关键词:  戏曲文化周2022-11-04

  • 用音乐语言诠释文学之美

      “清清的水咧山边流哎,白塔倒影颤悠悠。

    关键词:  《边城》2022-11-04

  • 北京曲剧唱好“京腔京韵”

      今年是北京曲剧这一剧种命名70周年。

    2022-11-04

  • 大码头好戏纷呈,一展当代舞台新气象

      “上海是中国戏曲的大码头,也是越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

    2022-11-04

  • 李六乙《北京人》:虚实之境释此生

      李六乙语:怎样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寻找并创造“虚静”之境界况味等等,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在戏剧中寻找,这需要戏剧各领域全方位的准确和改变,好在随着时间和剧目有些心得。

    关键词:  《北京人》2022-11-02

  •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

      这几日,两首戏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作品,通过综艺节目走入大众视野。

    2022-11-02

  • 戏曲:新中国的文化使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紧密配合外交工作而展开。

    2022-10-28

  • 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2-10-26

  • “马拉松戏剧”是对文学修养和戏剧能力的双重考验

      话剧《红楼梦》演出照 齐琦摄 话题是从近日时长六小时的话剧《红楼梦》的上演引起的。

    2022-10-26

  • 新时代话剧:历增岁月 春满山河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22-10-24

  • 新时代歌剧:十年前行路,中国精神贯始终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十年的光阴不算长,但是对于一种文化艺术而言,或可成为其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期。

    2022-10-24

  • 新时代曲艺:紧扣时代脉搏 说唱人民心声

      曲随时代,艺为人民。

    2022-10-24

  • 新时代杂技:在转型与创新中寻求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等等。

    2022-10-24

  • 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良好开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戏曲工作者精神振奋,积极努力,回答时代和人民提出的考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并正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向新的高度攀登。

    2022-10-24

  •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走不完的长征路,写不够的长征故事。

    关键词:  《花儿与号手》2022-10-24

  • 舞剧这十年 全新观念迎来舞蹈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等多部现象级舞剧在各地登台上演,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热闹景象。

    关键词:  舞剧2022-10-21

  • 爆款剧目越来越出彩了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演仅一年,演出已近200场,不断加场仍一票难求;北京人艺经典之作《茶馆》70年院庆版演出开票2分钟内5场演出全部售罄;话剧《北京法源寺》《白鹿原》等不仅常演不衰,还带动原著小说持续热销……近年来,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创作能力极大提升,涌现出了众多思想性、艺术性、市场性俱佳,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爆款剧目,让“抢票”“求票”“秒光”“再刷”成为戏迷观众当中的流行语。

    2022-10-21

  • 描绘万里河山 彰显时代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2022-10-21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