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发展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8.47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占手机网民的51.4%,网络文学影响力巨大。
-
网络文学作者如何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将写作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关键词: 网络文学2021-05-15
-
一个时代的文学坐标
讨论网络文学缘起是从网络文学20周年纪念活动前后开始的,长期关注网络文学的人士意识到,应该对它的前世今生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网络文学未来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但来路还是应该弄清楚的。
-
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源头是金庸客栈
欧阳友权“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网生起源说”,必须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
-
重提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纵观海量的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并不多,一度我们甚至对网络文学能不能、可不可以介入现实题材的写作深感怀疑。
关键词: 网络文学批评2021-05-08
-
中国网络幻想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经过20年的积累,中国网络幻想小说以海量的文本与绮丽多姿的幻想风貌独占鳌头,成为辨识中国网络文学身份的重要标志。
-
网络文艺评论的学风问题
毫无疑问,互联网已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不仅在物质层面更是在精神层面悄然改变了文艺评论的生态格局。
-
量化指标能否称出网络文学的“斤两”
2021年年初,《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发布,尝试采用用户评论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量化评估网络文学IP及其影视改编作品,建立一套关于“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出“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表”。
关键词: 量化指标2021-05-01
-
《书灵记》的诗意与现代品格
善水的网络小说《书灵记》,在仙侠世界展开了广阔画卷,用一方“诗书”之墨勾勒出众生百相。
-
《小蘑菇》的世界观
一十四洲的《小蘑菇》是2019年口碑最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之一。
-
人生隐宿命 通俗见人性
网络作家猫腻创作的《庆余年》是一部古装权谋长篇小说,共计七卷,讲述了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穿越少年范闲的传奇故事,他自小在养父、师父的着意培养下文武兼备,在一系列阴谋中历经家族、江湖、朝堂的种种考验和锤炼而声名鹊起。
-
科幻文学中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
在时间定位上,科幻文学的重要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融通历史、现实与未来。
-
以网络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任务和必要路径。
-
网络文学的多次元
麦苏可谓百变女王,其作品类型多样、跨度颇大,有总裁文、萌宠甜妻文、养成文、穿越文、现实题材文等多样类型文。
-
媒介性、原生性与学科建设性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前提是有人存盘。
-
经典网文IP影视化 如何真正做到优势叠加
历史、穿越、玄幻类网文大IP正在掀起一股影视改编热潮。
-
网络文学的社会性特征及效应
摘要:互联网与文学结合产生的网络文学,相较于之前的文学形态,形成了新的社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时空观与网络文学世界里的社会形态扩容;互联网时代的在线部落化生存与网络文学虚拟社交功能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话题热点与网络文学里的社会人格塑造;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大众化与小众化之间的转化。
-
浅谈广东网络文学发展趋势及创作特色
编者按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占网民整体的46.5%。
-
从“网络作者”到“网络作家”,多了精神性追求
网络文学的写作样态和文本模式,近年不仅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逐渐成为世界文学关注的焦点。
-
崛起的网络文学“后浪”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根据阅文集团相关数据,2020年阅文集团新增网文作家Z世代(1995年以后出生的群体,包含95后及00后)占比近八成,已成作家队伍新增主体—— 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涌入网络文学创作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