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网络文学IP如何打造影视“爆款”
近些年来,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大江大河》《小欢喜》等影视作品广受好评。
-
中国网络文学行业迭代升级
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以阅文集团年度数据和行业公开数据为主要分析蓝本的《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简称《报告》)。
关键词: 《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2021-03-24
-
狂野之心与无岸之梦下的通讯巨变
摘要:金十四钗创作的《指间生长》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行业题材的正剧拓宽了当下网络文学的形式,不仅将网络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结合,还将目光放在了我国 25 年来的即时通讯发展史。
-
妥善转化“性别标签”,让网文走向更广大的观众
改编自网络小说《赘婿》的同名网剧近来在爱奇艺播出,收视率不俗,也得到不少讨论。
-
网文行业IP化探索迈入新阶段
2020年是网络文学的“分水岭”,网络文学在新理念、新格局中实现了迭代与新生,行业正式迈入精耕细作与创新拓展并举的阶段,作家读者、内容生态、商业模式、IP开发、版权保护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趋势预示着网络文学的下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
当影视作品的文本缺陷被“爽”所掩盖
《赘婿》火了,说实话颇有些意外。
-
探索网络文学经典化道路
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
要想作品走心,先得在创作上用心
在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一部名为《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的网络短片在境外社交网站成为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网络文艺2021-03-20
-
是“爆款”还是“扑街”,关键在于创作理念
围绕社会风尚谋篇立意,在现实题材上开掘新的“增量”,是网络文学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
二十余载青春正好
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在过去20余年取得了长足进步。
-
网络文学是“富矿” 改编需深耕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网络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价值引导、制作水准、传播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
从“金手指”到甜宠文,男频女频差异在哪?
2021年初,由男频IP改编的电视剧《赘婿》收到了极高的关注度。
-
点众科技:数字阅读的“后起之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有关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达到4.55亿人。
-
“圈地自萌”的网络文学,何时变成了大众消费?
从早期改编如《何以笙箫默》《花千骨》,到稍晚的《琅琊榜》《陈情令》,女频网络文学IP改编一直节节开花。
-
不惧命运,热血成长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的连续剧《斗罗大陆》改编自唐家三少所著同名网络小说,该剧将玄幻、校园、竞技多种元素糅于一体,使人得以在超自然、无法预料的魂师世界中进行玄妙的探险,又能感受到亲情、爱情、师徒情这类共通的珍贵情感。
-
要“硬核”,也要人文精神
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高铁等新经济形态、科学技术构成了今天的现实世界。
-
关于网络文学,他们说......
何弘: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大有可为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 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注册作者达上千万,签约作者过百万,存量作品近3000万部,读者近5亿,而且是影视、动漫、游戏最重要的内容源头,社会影响巨大,是社会主义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
-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一、网络文学的浮游化与现实转向 回顾20年来的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赞誉声不绝于耳,但批评的声音也从来没有消失过,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
-
内外兼修,营造共同的网络文艺家园
2月20日,光明日报《网络文艺》版刊发赵丽瑾教授的文章《读者变为用户,别掉进算法的“陷阱”》,对网络“用户”特别是网络文艺“用户”的角色定位、价值追求进行了深入阐释。
-
网络文艺有创意,文化在打底
“新文创”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文艺的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