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网络文学脱胎于传统神话体系及文学经典,又融合西方奇幻文学的创作元素,巨大的想象力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幻想类也因此成为主要创作类别。
-
网络文学 期盼时代精品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要求规范网络文学行业秩序,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以精品奉献人民。
-
网络文学价值的三个维度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193)成果之一。
-
面对IP热,更需要冷静的创作态度
盗墓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题材,但在国外却始终不乏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片,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墓丽影》系列、 《夺宝奇兵》系列以及《木乃伊》系列。
关键词: IP热《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影视改编2020-06-15
-
版权保护:求解网络文学“成长的烦恼”
2019年5月8日,北京朝阳法院对《锦绣未央》小说涉嫌抄袭沈文文自创小说案一审宣判,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复制、发行及网络传播。
-
台州网络作家: 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一 回望2019年,台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协会掌门人王寒撰写的新书《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出版。
关键词: 台州网络作家《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2020-06-12
-
“宅”着的网络作家,如何关注火热现实
近年来,网络作家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书写态度。
-
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学之争是个糊涂战
踏上网络文学这条路很偶然,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了十几年了。
-
网络文学需要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作品
网络文学和互联网技术20多年结伴而行,极大改变了文学创作、发表、传播、阅读、评论的原有模式。
-
网络文学:既要高质量也要正能量
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重要引擎。
-
网络文学与时代生活的互文表征
纸媒时代,文学作品一旦出版就无法进行修改,除非修订再版。
-
网络文艺创作的自律与他律
网络文艺创作通常是在自由、隐匿、互不关联的虚拟空间进行的,但创作的成果却要展示在彼此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变成公共文化产品。
-
代入感运用为网络文艺增添蓬勃生机
善于代入作品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有较强的情感感受力,甚至较高的换位思考能力,因此代入感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积极意义 什么叫“代入感”?为什么读网文特别容易代入?类型化网络小说明明角色高度相似,为什么读者还欲罢不能?其中的奥妙,在于移情与共通感等审美心理的基础、网络媒体诉诸多样感官的表达手段以及大数据精准定位文艺作品目标人群的传播技术。
-
网络文学的新使命与新课题
在持续多元多样的基础上,网络文学依托中国历史文化、直面现实生活的创作追求更为突出,向经典文学靠近的写作取向更为凸显,现实题材作品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文学的样态与格局更趋合理,在生态与发展上也更具可持续性 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要随着它的发展而变化,不能停留在某一阶段、某一层面,防止以主观认识的小格局去面对文学活动的大世界 只有厘清了有关网络文学的基本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审美尺度与健康的艺术趣味,才能逐步形成积极正向的审美风尚和风清气朗的文化环境,为网络文学的更大更好发展营造和谐而良好的氛围 自上世纪90年代依托互联网应运而生以来,我国网络文学在各种力量的合力推动下,在作家创作、作品传播、网站经营、产业链接、满足读者、服务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滋长,不断开拓进取,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最具活力的文学力量之一,尤其在步入新时代后,网络文学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
《全职高手》:网游小说里的青春梦想
主角风采:青春的江湖与热心人生 在蝴蝶蓝的《全职高手》中,主人公叶修自然是站在所有读者万众瞩目的地方,获得了年度最受欢迎小说人物也是无可厚非。
-
内外兼修 创新不止
在这次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文艺界迅速发起“以艺抗疫”行动,用优秀文艺作品传递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
-
苏骏声:以《窃明》为例谈历史穿越小说中的历史观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中写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
网络文学的成长需要呵护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下称网文)蓬勃发展,早已被网民称为国际上三大强力文化输出方式之一(美国电影、日本动漫、中国网文)。
2020-05-26
-
新媒体创作自由的艺术规约(二)
摘要 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自由,不只关乎媒介变迁的技术认知,更蕴含着人文审美的艺术哲学。
-
《凡人修仙传》之“凡人”艺术解读
一、凡人流小说的艺术规定性 凡人流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小说类型是指凡人能够在一个残酷的修仙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本领,取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