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十字路口,网络文学须跨过去
最近阅文集团的合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它的一份合同由于条款过于霸权,被指剥削网络文学作者。
2020-05-14
-
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屏幕之中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
-
浅谈近期网络小说题材的选择与创作
作为新生代大众文学的载体,网络文学具有一种更为特殊的特质,即快速自我更新的能力。
-
吴长青:建构IP时代网络文艺新的美学原则
一、重新审视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 网络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从20年网络文学文本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文学文本极其复杂,常规文本或者是规范的文本主要集中在历史类、盗墓类、都市爱情、科幻和武侠类等经典通俗类型小说上,这些作品也是出版社关注度相对比较高的。
-
“阅文风波”折射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变革之路
进入5月,阅文集团频频陷入舆论漩涡。
-
网文免费?作家断更?话题背后的网络文学最近怎么了?
最近的网文江湖很不平静。
-
810万写手与转型中的网文产业
一纸流传的合约,将网文行业和阅文集团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
阅文版权风波:网文平台应该如何变
“五一”小长假,阅文平台的版权风波引发关注,平台和作者、收费和免费、版权和收益的矛盾日益激烈。
-
网络文学如何在介入生活的过程中更进一步
观看行为的改变,阅读模式的变迁,以及受众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会怎样影响大众文艺的样貌?本期文艺百家,我们以网络文学和电视剧领域出现的一些变化为样本,试图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2020-05-06
-
有好生态才有好作品,网文平台与作者应当唇齿相依
近日,因一份2019年版的旧合同,中国领先的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
推进现实题材创作,助力网文IP精品力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要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
现实与日常:幻想题材网络文学的新方向
【编者按】这是一个网文新作推荐栏目。
关键词: 《诡秘之主》《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奇幻题材2020-04-30
-
阅文+腾讯新文旅,网络文学产业化来了
阅文的升级,现成的通道就是腾讯内部泛娱乐平台的全面整合和利用,并将IP的转化延伸至尽可能的时代场景,比如文旅、海外贸易、5G和AI技术、文字和音视频结合、短视频甚至一些直播营销。
-
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缘起、形塑与进路
摘 要:中国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当代青少年亚文化,以“趣缘”为纽带,在特定语境中经历了逃避式抗争、仪式性狂欢和“族群忠诚”的文化建构过程,并历经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规训和文化资本的商业化改造,逐渐从失范走向规范、从亚文化走向泛文化、从个性表达走向价值建构,终而迈向主流文化对二次元文化的形塑之旅。
-
唐伟:网络文学的“身份”越发清晰
二十多年来,网络文学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如今体量庞大、规模惊人的燎原之势,已然成为中国当代社会现象级的“文化奇观”。
-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保护靠全社会形成共识
据行业数据,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总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6.4亿元,比2018年下降3.3%。
-
网络文艺素养,你我都要有
从虚拟现实(VR)到增强现实(AR),网络文艺已成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
林品 : 同人文化为什么重要?
编者按 同人文化本是一种相对小众的青年亚文化,但在近年来迅速升温,开始为大众所熟知,那么除了越来越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伴随着新闻热点飞速蹿升的关注量之外,对于那些不离不弃的爱好者、创作者来说,同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同人文化为什么值得关注或者说如此重要?同人文化在未来又会怎样的发展?公号今天推送的文章是根据林品老师在接受“腾云”采访时的回答整理而成,在文中林品老师对同人文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与其他青年文化的异同等方面做出了精准的解读和剖析,同时也以一个青年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对同人文化的发展未来做出了展望。
-
二次元:让青年文艺更具活力
二次元作品由互联网促成,具有超越地域、多文化杂糅的特点,其意义由互联网用户参与构建,并在传播中不断丰富和扩充 一个名叫“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科普账号,不到半年吸引近50万粉丝追随;上海博物馆以“文物虚拟代言人”形式介绍文物知识,成功走进年轻人群;电影《闪光少女》里,主人公结合动漫艺术,奏出民乐的力量感和时代感,展示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它们都多多少少与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作品有关。
-
论“修真、仙侠类”小说的法理与超越
观棋四百多万字的《万古仙穹》可谓洋洋大观,在以古海为首的正义者群像的塑造过程中成功地确立起所谓“外功修行,后天圆满”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