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黑暗深处的不可穷尽——朱苑清长篇小说《黑镜森林》五人谈

      主持人语 特邀主持:韩松刚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青年批评家,著有《词的黑暗》《谎言的默许》《现实的表情》《当代江南小说论》,曾获第十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

    2025-10-08

  • 张惠雯:在微信时代读小说

      自《小说选刊》2010年第一次选用我的小说《古柳官河》,到2017年选用《梦中的夏天》,我有幸和这份尊贵、纯粹的杂志交集多年。

    2025-10-08

  • 《沉默大佛与无言口碑》:破土而出的执着与力量

      张平的小说敢于触碰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潜在问题,勇于揭示现实中的矛盾冲突。

    2025-10-08

  • 芥子纳须弥,补书见天地

      在信息爆炸、阅读日渐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与文字在屏幕上进行短暂的交会。

    2025-10-08

  • 浓荫匝地 哲思致远——读《云山苍苍:任继愈传》

      百年前,齐鲁大地的春寒尚未散尽,平原县一处普通的房子里迎来了新的生命。

    2025-10-08

  • 《绝地生花》:在绝境中开出生命之花

      李春凤(笔名净月)的新作《绝地生花》近期出版了,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小说,无论是从文学的高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本书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2025-10-08

  • 《神女》:“金色凤鸟”的诗性魅力

      叶梅长篇小说《神女》,散发着一股蓬勃而神性的力量,弥漫着一种灵动而自由的诗性,这种力量和诗性来自何处? 仔细寻觅那峡江的山山水水,长江上的大小船只,吊脚楼顶的缕缕炊烟,凤娘药房里的草香药味,宜昌石牌岭下的泥土树木,江岸岩洞的神秘悬棺,其神性和诗性就扑面而来。

    2025-10-08

  • 父亲的“离场”与“家庭会议”的缺失——梁鸿非虚构《要有光》读后感

      作者梁鸿的非虚构作品《要有光》通过“非虚构+观察+对话”的复合叙事,多维度地记录了当下越来越多“时代少年”及其家庭正在经历的成长之痛与生活之惑,内容真实、意义深刻。

    2025-10-05

  • 世界遗产中的“中国分量”

      《千山万水:中国申遗故事》 吕舟等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如今,当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故宫的红墙黄瓦间定格影像,当夜探庐山的旅客们于云雾中追寻诗人的足迹,“访古寻迹”成了许多人假期旅行的新方式。

    2025-10-05

  • 再注“唐三百” 修文亦品人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 李修文 评注 国文出版社/光尘 那天的中山大学是如此美——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茂盛的大榕树,走在中山大学的中轴线上,每一步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偶尔的鸟叫和虫鸣,每一步中都带着小小的惊喜和欣慰。

    2025-10-04

  • 理解西藏 书写西藏

      《西藏读本》 沈卫荣 主编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世界第三极”“雪域净土”,众神栖居的“梦之乡”……面对各种形容与叙述,我们应当如何真正了解西藏?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由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主编的《西藏读本》正式出版,作为本书的撰稿人之一,我深感荣幸,也愿借此书评,简要阐述本书呈现的西藏面貌,以及它讲述的西藏故事。

    2025-10-03

  • 谈文论学,根柢在“人”

      《文学现场的真实与想象:陈子善访谈录》 陈子善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访谈、对话、口述其实古已有之,并非现代事物,典籍中的各类“答问”“语录”“口说”便是。

    2025-10-03

  • 永恒的凝视——读南庄子《我的老母亲》一诗

      永恒的凝视——读南庄子《我的老母亲》一诗 南庄子的《我的老母亲》,并非仅仅是一首抒发悼亡之痛的诗作,它在朴素叙述的同时,揭示了关于亲情、生命与死亡之间一种令人心颤的凝视辩证法——生者与逝者,彼此的目光如何穿透时空界限,维系着那无法被死亡真正割断的眷恋。

    2025-09-30

  • 韩少功:小说的“变”与“不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祝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成功,也祝我们的《小说研究》越办越好。

    2025-09-30

  • 迷雾中的真相与心灵的突围——《旧日水痕》阅读印象

      在殷飞的短篇小说《旧日水痕》中,一场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成为打开中年女性精神世界的钥匙。

    2025-09-30

  • 《巨鲸歌唱》:为了写作的写作

      一个文本修辞主义者的哲学 周晓枫《巨鲸歌唱》,让我想到波兰电影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和《红》《白》《蓝》。

    2025-09-30

  • 还原历史与表现历史——关于任君长篇小说《狼兵出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漓江出版社推出作家任君描写明代广西东兰狼兵抗倭斗争的长篇小说《狼兵出击》,意义非同寻常,500年前的敌忾同仇,80年前的浴血奋战,在这一时间节点上衔接连合。

    2025-09-29

  • 十年之后——中国文学英译期刊寻踪

      当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三种中国文学英译期刊相继高调登场。

    2025-09-29

  • 《大商赋》:深邃的商业伦理和灿烂的人性光辉

      古野是一位有着深沉悲悯情怀的优秀乡土作家,他的电视剧《活财神康百万》虽遭遇挫折,但他继续前行,又经历了十多年的精雕细刻,将其改编为长篇小说《大商赋》。

    2025-09-29

  • 历史、地域,与知识分子精神史——读王尧长篇小说《桃花坞》

      少年方后乐站在苏州桃花坞的桥上等待父母,彼时1937年——这个颇具画面感的开篇,不仅是故事的起点,更为长篇小说《桃花坞》中即将展开的生活和命运,做了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锚定”,向读者明喻了故事中人物一切行动和选择的基本语境。

    2025-09-29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