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创意写作发展的中国特色建制
中文创意写作学科走建制化发展之路,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建构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中文特色的学科新建制,与中文其他二级学科协同发展,构建一个科学完善、富有活力的中文创意写作学科体系。
2024-09-28
-
《文艺评论概要》:引人进入文艺评论之门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二者关系莫逆,总是相伴而生。
2024-09-24
-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文艺新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4-09-23
-
书写时代的血肉、筋骨和结构
2014年文艺座谈会召开至今已经十年。
2024-09-23
-
驻校作家在中国:概念、评价与实践(1967-2001)
● 摘 要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驻校作家制度最早于2002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创设。
2024-09-20
-
新时代文学的世界意识、时代主体与未来想象
一 在徐则臣的小说《古斯特城堡》中,“我”寓居海外,住进神秘而迷人的古斯特古堡,故事讲述着古堡的前世今生,年轻一代的主人喜欢骑着哈雷摩托车,“向世界尽头进军”;在世界中的还有缅甸人一家,加上来自中国的作家“我”,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构造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多维参照。
2024-09-20
-
新时代、人民史诗与“新红色经典”
一、“人民史诗”的文学内涵与品格 “人民史诗”的文学包含两个最本质性的元素:一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的“史诗性”。
2024-09-20
-
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文学的“正道”
编者按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强调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2024-09-19
-
中华美学精神的命题研究
今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2024-09-18
-
人工智能文学及其对现代文学观念的挑战
摘要:人工智能文学是文学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形态,具有顺序范式和连接范式两种类型、两个阶段。
2024-09-11
-
文学拥有“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
时代的变化,会催生新的时代诉求,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2024-09-11
-
中国式现代化与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以独特的路径和方式,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024-09-08
-
文学批评的对话意识与说书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2024-09-06
-
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2024-09-05
-
守护好讲述好灿烂的文化遗产
今年7月下旬,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9-02
-
陈雪虎:新时期文论话语分析之“透视主义”
一、话语分析与“透视”的感觉 所谓话语,在法语原指一种形式化的言语行动和叙述,20世纪以来语言学家强调是比一个单句还要长的语言单位,而在当代文论和批评语境,话语已不仅指传统的言谈行为,而是某种社会知识的特殊领域。
2024-08-30
-
季水河:以新视野开拓文艺新境界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08-30
-
生活美学的四个认知维度
生活美学是兼具“生活”与“美学”两个概念的重要意义范畴,其以深厚多元的实践性和审美性,成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关注并探讨的话题。
2024-08-30
-
以体制机制创新夯实坚定文化自信的制度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一百多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历史必然。
2024-08-29
-
互动性叙事:文学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跨媒介哲思
摘要:互动性是思考人机关系的一个有效入口。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