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的经典、正典与美典
摘要:讨论中国文学典范应凸显诗文文体、文学境界、儒学正统等几个基本要素。
2023-06-19
-
以文化繁荣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劫难而不死、创新转化而新生,是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形态。
2023-06-19
-
“思想淡出,学问凸显”的年代叙事症
摘 要 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边缘化愈加凸显时,“1980年代”俨然成为渴望被重返的光荣时刻;而与之相接的“1990年代”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平庸时代的开始,“思想淡出,学问凸显”渐渐成为它的顽固标签。
2023-06-16
-
新时期“诗化小说”的诗性思维建构及其文体特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的国度,诗歌与小说的盘根错节由来已久。
2023-06-13
-
文字及其载体与文化的关系
近期读书,形成了一些关于文字及其载体与文化之互动关系的思考,作成下文。
关键词: 文字与文化2023-06-12
-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0年代的学科演进与学术经验
摘 要 19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向得到高度评价,但学科史上的“199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
2023-06-08
-
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
摘要: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一方面表现在学院机制和学院批评之成为问题并且导致了诸多不满;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批评文体上具有充分自觉的人们突破学院机制的壁垒和学院批评的文体束缚,面向古今中外批评文体的丰厚传统,坚持和接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富有成效和影响力的对话体批评,充分开放和多样化地实践随笔体批评。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3-06-06
-
深耕生态文学 书写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这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进一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增强人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涉及面广、专业性强。
2023-06-06
-
文学批评“理论化”及其不满
摘 要 在1990年代以降的思想史视野中,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化”及其反思,镌刻着现代性历史实践的精神印痕。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3-06-05
-
张光芒 史鸣威:反崇高之后,崇高何在?
本文副标题使用了“道德叙事”的概念,而在我们另外的问题思考中有时使用的是“伦理叙事”这一概念,在进入正文之前,有必要简要说明一下本文在概念使用上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崇高2023-06-02
-
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
摘 要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学性”与“历史化”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此起彼伏。
2023-06-01
-
网络文艺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网络文艺提供了创作源泉,使其具有丰富、独特的内容与形态。
2023-05-25
-
把握创作规律 繁荣文艺事业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023-05-24
-
用事业激励人才 让人才成就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
关键词: 文艺工作2023-05-19
-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2023-05-12
-
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广场型价值取向的形成
一、鲁迅的选择 为什么要讨论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因为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行为的方向,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阶层,知识分子集体选择的人生方向,是由其相对稳定的价值导向起决定性作用的。
-
当代最重要的文学叙事之一:以语言建构神话
哈罗德·布鲁姆说,短篇小说之间“像一个又一个奇迹彼此相联”。
-
中国现实主义文艺中的心性论传统
摘 要 在百余年中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古代心性论传统经历了曲折的沉浮过程。
关键词: 现实主义2023-05-09
-
当代文学的海外交流助推创作繁荣
当代文学的海外交流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2023-05-08
-
国际视野下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在整体意义上确立了一个强大的外在“世界性”参照,并开始不断陷入民族国家的主权、生产力、文化的“现代性焦虑”之中。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