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奠定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编者按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关键词: 文化强国2021-09-09
-
做有深厚人民情怀的文艺工作者
文艺应该为谁服务?今天我们重提这个问题,并非老调重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出一大批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反映人民火热生活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2021-09-08
-
文艺评论如何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观点提要 新技术、新媒体语境中的评论话语既需要我们的核心观点与价值引领,又考验我们是否能将这些观点与价值化作新媒体的话语形态,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关键词: 文艺评论2021-09-07
-
文艺应凸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文艺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勘寻与艺术表达,必须始终以人作为观照的中枢,在铺陈情节、演绎故事和塑造人物中抓住对人思想内涵的表达和精神内核的发掘,凸显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创造之美的开掘与展示。
2021-09-07
-
做有高尚审美追求的文艺工作者
客观讲,近年来,文艺创作佳作频出,尤其主旋律影视作品屡有突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2021-09-07
-
做有崇高道德操守的文艺工作者
近日,中央宣传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发出加大文娱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力度,从严从实、标本兼治,营造天清气朗文娱领域风气的强音。
-
大家谈 | 作家职业道德感悟
编者的话 中国作家协会一直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 作家职业道德2021-09-06
-
向书本上学 在实践中学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2021-09-05
-
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
中国文化,如果从轩辕黄帝时算起,已经有六千三百五十年左右(据学者钱锺书考查的材料)。
-
作家职业道德大家谈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娱乐圈出现的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现象,近期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进行严厉整治,在全社会和文艺界引起积极反响。
关键词: 职业道德2021-09-03
-
南帆:文学理论若干命题的内涵、联系与延展
一个画家工作了很长的时间,桌上的一个杯子、两个苹果栩栩如生地再现于画布之上。
-
赋予文艺评论更多理性色彩
近期,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文艺评论健康发展确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
审美异化的匡正与社会焦虑的缓解
总体来说,当代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结构性发展带来个体的身份焦虑,审美在社会和个体合力作用下异化,审美异化反过来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焦虑。
关键词: 审美异化2021-09-01
-
创造新时代文艺评论中国范式
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点击查看)对开展文学艺术的创作、评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关键词: 文艺评论2021-08-31
-
构建中国特色文学史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漫谈审美教育中的“诗教”
战国时期,孟子曾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强化算法管理 把好评论导向
近期,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新要求,为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党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道路百年探索的历史性实践的发端,也标志着现代性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进程的开启。
关键词: 文艺理论2021-08-30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特质
自从开始创造使用劳动工具,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人类逐渐形成部落氏族的共同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制定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以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中华文化2021-08-30
-
切实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好学习好贯彻好
编者的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关键词: 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