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 主要建立在两组二元概念 (一个是“中国/西方”, 一个是“文论/问题”) 基础之上, 预设了“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与阐释”“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冲击与影响”以及“中国文论如何更好阐释中国问题”“中国文论如何回应西方文论的巨大影响”等诸多问题, 并最终指向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这一确立中国文论主体性的问题。
-
新文论体系构建与我国当代典型文艺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
性、性别与文学创作中的观念观自觉
性别问题讨论的第三次热潮 很多人都会注意到,最近这些年中国社会对性别问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关注热情。
-
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特点
中华民族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伦理学 本文需要先讨论一个问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伦理学?长期以来流传一种说法,大意是中国本无伦理学。
-
使用新韵是诗词创作的时代要求
关于旧体诗词该如何用韵的问题,诗词界一直争论不休。
-
努力以精品奉献人民
核心阅读 一个时代的文学要创新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浇灌和滋养。
2019-07-05
-
在文化磨合中促进文艺发展
当今时代,全球化和媒介技术高速发展,文艺却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处于深度“危机”之中。
2019-07-04
-
历史化:一个虚妄的文学史方案——当代文学史的理论想象与实践
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貌似正确, 几乎没有人质疑的问题。
-
修炼“诗外功夫”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2019-07-02
-
文学作品怎样更好地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
为人民抒情 为人民壮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2019-07-02
-
科技发展,助力艺术创新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迅猛,令世人瞩目。
2019-07-01
-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在新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广的内涵。
2019-07-01
-
文化全球传播需要大众文化的成熟
从今天来看,中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方面已经有自己的现实基础和具体实绩。
-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百年逻辑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新时代的青年运动、新时代加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发扬五四精神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9-07-01
-
文艺创作要树立正确历史观
历史题材创作要求创作者校准价值观,葆有历史正义,该抨击的抨击,该讴歌的讴歌,该同情的同情 面对历史时,创作者的虚构和想象必须遵循历史法度的规约。
-
融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应求变
融媒体时代,包括文学期刊在内的纸媒可谓进入“寒冬”。
-
百年中国美学的多维透视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内涵异常丰富,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学术与意识形态、精神追求与商业消费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2019-06-26
-
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及其中国问题
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 “话语转向”,这是近年来在社会知识中发生的最重要的方向转换之一,也是近年来文学理论发生的最重要的方向转换之一。
2019-06-26
-
中国文论“走出去”路径探析
近年来,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已引起学界关注,而中国文论在经过长时间的“引进来”之后,也要逐步建立“走出去”的意识。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