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小说创作,有这八本书就够了
很少人能在写作上无师自通,大部分作者,在烧完自己可怜的人生阅历后,就陷入无从下笔的尴尬。
2019-07-04
-
道家思想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
对于20世纪初的西方而言,中国道家思想最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缕东方之光,为之呈示可以克服西方文化危机的一种文化精神。
2019-07-04
-
“我恨我爱你,爸爸。”两个尤利西斯或两个奥德修斯
荷马史诗《奥德赛》作为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经典,早已经超出了一个文学文本的范畴,深入到了西方社会的思想史与心理结构中。
2019-07-03
-
《死屋》:揭开19世纪尘封的西伯利亚流放史
西伯利亚,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面积1550万平方千米,意为“宁静之地”。
2019-07-01
-
赋予一片空间 点燃一个希望
希望就像是人生的灯塔,希望不灭,生活不竭。
2019-07-01
-
跟着毛姆,望向异域的月亮和人性的真相
对于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同时代英国评论家希瑞尔·康纳利做过一个颇具毛姆色彩,也颇有概括力的评价。
2019-06-28
-
文学翻译三重境界
由莫楷翻译的The Invisibility Cloak(《隐身衣》,纽约书评出版社2016年出版)在美国问世以来,至今已售出8000多册。
关键词: 翻译2019-06-26
-
迈克尔·杰克逊笔下的孩子
今年是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逝世十周年。
2019-06-26
-
泰戈尔论个体与宇宙关系
古希腊文明孕育于城墙内。
2019-06-25
-
《巴黎圣母院》中译本与陈敬容
前一阵,由于巴黎圣母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法国书店里的雨果经典作品《巴黎圣母院》,一夜间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冠军。
2019-06-25
-
《战争哀歌》: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美国文艺创作领域,“越战”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母题。
关键词: 越战2019-06-25
-
在最绝望的地方,产生最不可能的希望
《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烦恼的冬天》也许是斯坦贝克最重要的三部作品。
2019-06-24
-
读书就是让阳光照入迷宫
《与皮沃父女左岸读书》是一部推广现代阅读的对话体学术188体育官方ios集,全书的内容和形式策划都充满创意,体现出高雅而又温馨的学术气息。
2019-06-24
-
北野武的柔情似水
谁能想到北野武的处女作小说《返朴》竟是以“纯爱”为主题?总觉得这样的题材,只有给渡边淳一写才对呢。
2019-06-24
-
一个本色翻译家的精神之光
中国的现代文学中,有京派与海派之说。
2019-06-24
-
《渺小一生》:一段超现实的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
【编者按】 美籍日裔作家柳原汉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渺小一生》,曾入围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橘子小说奖等四项文学大奖决选名单,其中文版近日出版。
2019-06-22
-
于施洋:二十世纪西班牙的文学杂志
从前我教过西班牙和西语美洲文学史,也教过西班牙语报刊选读,现在想起来才发现有盲区,因为“报刊”有点偏义复词的味道,让人往往重“报”轻“刊”,错过了“文学杂志”这一片美好的风景。
2019-06-22
-
翻译和研究相得益彰
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多重文化知识素养积淀的学者和翻译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桥梁,这批翻译家和学者应当具有思想和创见,能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坚守思想立场,挖掘本土学术思想和精神 我是做文学研究出身,其间开始做翻译工作,并且越做越多,从巴尔扎克开始,后又翻译《茶花女》《基督山恩仇记》等。
2019-06-21
-
冈波斯:佩索阿的狂野面具
“永远当一个会计就是我的命运。
2019-06-21
-
这部荒岛叙事的开创之作其实是作者的灵魂自传
鲁滨孙自述生于1632年,然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其文学生命开始于1719年,即《鲁滨孙漂流记》出版之时(以下简称《漂》)。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