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明代表谈生僻字保护:建议纳入国标字库 传承地域文化
“‘犭央’‘犭茶’(音āng sāng)二字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建议尽快将其纳入《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3-12
-
谷好好:坚持守正创新 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5-03-12
-
麻小娟:乘着歌声和故事的翅膀
麻小娟给学生们讲故事 “您的声音仿佛妈妈的怀抱,您的故事陪伴着我们长大长高……” 这首名为《微风与绿草》的歌曲,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蔡家岗镇中学教师麻小娟的教育故事创作而成。
2025-03-12
-
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人文湾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歌唱家莫华伦有着丰富的经历。
2025-03-12
-
影视制作可以工业化,但剧本创作不能工业化
嘉 宾:高满堂(全国政协委员、编剧) 赵冬苓(全国人大代表、编剧) 刘家成(全国政协委员、导演) 主持人:许 莹(《文艺报》记者)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2025-03-12
-
为建设文化强国凝聚青春力量
记者:当前,一些具有东方美学的传统经典,凭借技术革新颠覆传统叙事,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2025-03-11
-
专访代表委员:激发文化活力 焕发新时代精神
李岩:溯源活水 激活全民族文化创新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近年来全身心投入履职尽责工作中,嘱意并维护民声社情。
2025-03-11
-
全国人大代表戴茵:呼吁修订《反垄断法》 明确图书豁免条款
在出版行业从业33年的戴茵,如今虽已退休,却开始奔波在“为老年人发声”的路上。
2025-03-11
-
以实际行动加速文化强国建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03-11
-
麦家谈创作者精神:“火爆”背后是人的全力以赴
一部作品的火爆绝非偶然。
2025-03-11
-
驶入“深海区”,中国文化“出海”何以更具声势
中国文化,正时不时给予世界震撼。
2025-03-11
-
文化产业百花齐放活力涌现
【代表委员之声】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代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2025-03-11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庞永辉:匠心铸就定瓷新章
庞永辉在创作中 在去年5月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艺术大展上,一件仿宋孩儿枕大放异彩,它精准还原了古代原作神韵,一经亮相便惊艳众人。
2025-03-10
-
让传统文化“出圈” 让当代表达“出彩”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025-03-10
-
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乡村振兴”成为通道上备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2025-03-10
-
坚守艺术本心 深耕思想与审美
2025年是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连续第18年参加全国两会,同时,今年他也再度获得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2025-03-10
-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那剩下的1%”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代表团和界别委员小组继续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吸引了中外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
2025-03-10
-
全民阅读“燃”起来 书香社会“活”起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5-03-10
-
以“活态”激发活力 用创新守护文脉
嘉宾: 李骏虎(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作协主席) 张自成(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 李声能(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 主持人: 杨茹涵(《文艺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
2025-03-10
-
构建馆际协同机制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大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