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优选中短篇 | 2024年7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08月01日09:28

点击阅读本期推介作品

郭冰茹推介

中篇小说,《芳草》2024年第3期,责编李娟

韩松落《身如焰》

小说的题目出自维摩诘经中的一句经文:是身如焰,从渴爱生。说的是人的肉身如烈焰一样光芒四射,其实不过是追求爱、渴望爱而产生的幻境。这段经文作为小说的题记,指向了一段逝去的青春和那个曾经如幻境般存在过的青春世界。小说的主人公古翠和霍勇是一对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夫妻,准确的说,他们是亲密的青梅竹马五人组中的两个。在另外三个分别考上大学远离小城,从此疏远了联系之后,剩下的这两个生活突然失去了主心骨。他们自然地结成了夫妻,聊着过去的人和事,按照早已形成的情感逻辑对付每一天的日常。那是来自他们仨的慷慨、包容和体量。小说将这个残酷的青春故事包裹在一桩动机单一的杀人案中,现实的落差和命运的倒错,让善良与高尚变成了一场徒劳和虚妄的自我救赎。就像他们曾经在墙壁上写下的“友谊地久天长”最终将随着拆迁的厂房成为一堆瓦砾一样,生命中的那些刻骨铭心,熠熠生辉也最终会随着时间消散。当然生命的意义和珍贵的记忆只属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

徐刚推介

中篇小说,《长城》2024年第4期,责编梅驿

陈鹏《裸泳的西班牙斗牛士》

《裸泳的西班牙斗牛士》借助杨谋这个来路不明却又无所不能的“神奇教练”,带领我们重返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震惊中外的足球往事。小说更多的思考不仅关乎足球,也关乎人生的某种境遇。小说让我们读到了一种类似改革文学独有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气质。这里的学校显然弥漫着一种僵化沉滞的腐朽气息,而浑然忘我目中无人的杨谋,恰恰就是那个与规矩做斗争的“改革新人”。小说中杨谋的成功,他的无所不能让所有人相形见绌,伴随而来的显然是“庸众”世界的人际危险。小说最后,所有人的排挤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却终究让人意难平。这让我们读出了人性的荒谬与震惊,也读到了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残酷感。但这恰恰说明了杨谋的卓尔不群。在思索杨谋为何总能成功时,小说不断诉诸的是他的技巧,是他聛睨一切的姿态,“是爱,是为热爱而疯狂”的热情,或如他常说的,“凡事尽力,则曰善。”他有着“裸泳者”的洒脱和“斗牛士”的热情,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小说带给我们的启示。

聂梦推介

短篇小说,《江南》2024年第4期,责编高亚鸣

陈谦《清空》

《清空》是旅美小说家陈谦的近作。习惯了作者在曲折的故事中探究人的精神困境,到了《清空》这里,仿佛遇到了一枚轻巧的停止键。没有太多的背景与夹缠,只是在某个时间点,做出某个动作,完成一则小说,终止一段关系。

小说讲述的是,麻醉师完玉被急召前往医院,救治一场震惊全美的雪崩事故的危重患者。而这个人,正是她分开二十多年的前夫。一段难以释怀的情感,以刺青的方式仍在前夫身体的隐秘处呈现着。兼职纹身师的完玉,最终决定在手术进程中,将消逝刺青的药剂注入前夫的身体。这一举动,有违职业道德,却也带给她解脱和清空的欢愉。

一段不平等的情感关系,借由麻醉状态下的一剂注射完成脱钩。这隐喻明亮,安静,且让人心疼。

在《清空》里,陈谦再次展示了她用文字探微人心的能力。

何同彬推介

中篇小说,《收获》2024年第4期,责编吴越

丁颜《夹竹桃有毒》

小说的故事主线是藏族姑娘弗米与爱人私奔,来到甘肃回族地区临夏,在这里生儿育女,艰难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碰撞出很多的痛苦、选择、决裂、和解;尤其是与女儿阿敏,在宗教文化、家族伦理和代际冲突的多重影响下,积压的隔阂根深蒂固,通过一次陪伴母亲的“返乡”之旅,阿敏才理解了母亲弗米这样一个生活于封闭世界的女性,为了自由和爱决绝地逃离家乡的勇气,以及融人新的文化土壤时的孤独、“蛮横”和坚毅,也深深地体会到文化夹缝中的母亲隐秘的乡愁。小说表面上是一个关于母女和解的故事,其实在叙事背景上徐徐展开的主题要丰富、驳杂得多,就像“夹竹桃”这个复杂隐喻,我们在作品中能看到多元民族文化在发展、融合过程中,投射在个体思想和灵魂上的各种奇异的能量、隐隐的撕裂与创伤、浓烈又深沉的家族和宗教情感,从而为作品熔铸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冷静的反思意识;同时,更通过弗米和阿敏这样一对母女的形象,让我们再一次凝视着当代中国女性,尤其是浸染着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女性,在走向独立和自由的路途上经受的磨砺和表现出的勇毅。

黄德海推介

短篇小说,《花城》2024年第4期,责编许阳莎

李修文《灵骨塔》

这个短篇很像一出富有意味的戏剧,切口很小,不过是几方力量围绕一个富人的骨灰盒展开争夺的故事。故事的地点是在一个寺庙之中,更多的事情发生在寺庙的灵骨塔,时间也不过数小时,小说情节却几经起伏,每个人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的情景中得以展示,携带着他们的过往、现状、欲望、野心和无奈,最终汇融成一曲狂风暴雨中的人性演出。这场演出中,单独看每个人,都有他们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但所有具备合理因素的人物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利益导致的冲突,无法直面的往事,偶然发生的意外,都把小说引向某种不可控的结局。仔细想来,这不可控的结局却也颇具人生的象征意味,每个细节都慢慢累积起自身的能量,共同改变或组成了小说的走向。小说中那些旁逸斜出的闲笔、不拘一格的幽默、三心二意的谋划,读来尤有兴味。

宋嵩推介

中篇小说,《文学港》2024年第5期,责编雷默

冷火《火环》

这篇小说的构思非常独特,它的故事和人物的原型都出自一个与泰山有关的著名传说。这个“火烧连理柏”的传说是每一个带领游客参观岱庙的导游都会讲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把它当一个稀奇,听过也就罢了;但是作家冷火却给它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它敷演成了一篇关于百年家国历史、关于人生与命运、关于创伤记忆与救赎的小说。他在“火烧连理柏”的传说里为那个老道士虚构了一个小徒弟,而小说的主人公便是这个小徒弟的后人。作为一个拥有创伤记忆的画家,他意外地接到了来自神秘富商吴老板的订单,而这个订单的内容就是以印象派的绘画手法临摹岱庙天贶殿里的那幅著名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在临摹的过程中,画家屡屡出现幻觉,眼前总是浮现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环”,以及祖辈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所罹受的种种苦难。在一连串充满了神秘甚至是玄幻色彩的叙述之后,直到小说的结尾才真相大白:下订单的“吴老板”,就是当年把沾着汽油的棉花塞进“连理柏”树洞里的那个士兵的后代。那个士兵日后流落异国他乡,终其一生都怀着对自己当年的荒唐行为的愧疚;而吴老板之所以要向小说的主人公“画家”下那个订单,就是想用金钱来求得救赎。但是,心灵的创伤,还有对先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造成的戕害,又岂能是区区几十万的金钱所能弥补的呢?

根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现当代文学名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就像《火环》这篇小说构思的历程所显示的那样:由“赤眉斧痕”的传说演变出了“连理柏”被火烧死的传说,作家冷火又在“连理柏”被火烧死的传说的基础上构思出了我们面前的这篇小说。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学,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地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在我看来,这才是中国文学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深深根植于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并将富有时代色彩的思考灌注其中,才能创作出既无愧于祖先又不辜负时代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努力的方向。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陈涛推介

中篇小说,《人民文学》第5期,责编梁豪

肖勤《廖崩嗒佩合唱团》

廖崩嗒佩是苗族语言,意思是勇敢女孩。提起贵州,我们除了想到美丽的山水自然,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近些年火遍全国的村BA篮球比赛,在赛场上,不仅有运动员,还有一个由许多苗族小女孩组成的合唱团,这就是廖崩嗒佩合唱团。作者以此为创作背景,围绕着两个苗族小姐妹的生活与成长,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合唱团从无到有,再到走上赛场演出的故事。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民俗与方言的合理运用,所见与所思的辉映交织,澄澈温暖的美好质地,以及苗寨人民的纯善昂扬无不传递出叩击心弦的力量。这部作品是一首优美的苗寨之歌,也是一部反映新时代图景下人民生活的优秀之作。

马兵推介

短篇小说,《人民文学》2024年第7期,责编李兰玉

甄明哲《星河花园》

《星河花园》从主人公生活的住宅楼和社区写起,采用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套层结构。外层讲的是一个有些社恐的年轻人叫何彼鸥,他想寻找一个让心灵宁静的空间,而不得不去和近邻和附近去打交道。内层则借这个年轻人偶然看到了一本小人书展开,小人书的故事也由此被纳入到文本的叙事之中,成为有机的一部分,也形成了套层的结构。小人书所讲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科普性质的故事,但实则是以隐喻的方式写出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围逼之下,任何想要隐匿或者逃逸出这套逻辑的个体,都不免被裹挟甚至被命名,于是内层的故事与外层的故事形成了有力的呼应。小说的关怀面向很广,生活在别处是否可能?别处是否即是此处?发现附近是否必要?附近带来的是情感联系还是更多的个体困惑?陌生人社会的自由与无奈等等。这些具有社会学乃至哲学意味的思考被有力地形象地传递出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