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四秩文心——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六)创新期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馆”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3月20日12:21

大事记(六):中国现代文学馆“创新期”(2006—2010)

岁月不息,奋斗不止,2006年-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馆走上创新之路,不仅完成了二期工程的设计和审批工作,更在数字化建设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

2006年

完成现代文学馆二期工程的设计、审批工作。举办邵荃麟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文学馆听讲座”举办200期。

2007年

藏品数字化加工管理服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完成电梯大修、电子监控系统改造、气体灭火系统改造及恒温恒湿系统改造等基建维修任务。柏杨研究中心成立。“一个倔犟的灵魂”——纪念萧军诞辰100周年展览开幕。

纪念萧军诞辰100周年展览开幕式

2008年

中国现代文学馆对外免费开放。音像资料数字化采集加工、管理和应用系统工程全面展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举办“我们走在大路上——改革开放30年文学成就展”。

2009年

牵头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暨《丛刊30年精编》出版座谈会。

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0年

现代文学馆二期扩建工程全部竣工,成立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委员会。举办萧乾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常设展览《中国现当代文学展》(一期)改造工作启动。

新馆二期(文学馆C座)照片

正如文学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终点,中国现代文学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亦步履不停。这五年,现代文学馆不断推进数字化进程,提升展览水平,不忘服务大众的责任担当,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秩文心——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一)初创期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二)筑基期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三)拓展期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四)跃升期

“文学馆1985”: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业史”(五)繁荣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