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东夷昊: 春天发生的事情(2025年第10期)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188体育官方ios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
——栏目主持:邓洁舲
本周之星:东夷昊
董玉军,笔名东夷昊,1976年生人,山东日照人。中国188体育官方ios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曾先后从事财政税收、公务员管理、行政执法等工作,现供职于日照市岚山区区志服务中心。1996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作品集《会于兰亭》《中楼的风景》等,作品曾获日照文艺奖、青未了188体育官方ios奖、刘勰188体育官方ios奖等。
作品欣赏:
春天发生的事情
春鲜
大葱被埋在园子里已是一冬。
我从来不知道这经冬的大葱,生命能够在当世轮回。埋进畦子时看似已经枯败,干黄萎靡,然而到了春天,居然会新生。
春分过后,将复活的大葱从地里刨出来,鲜鲜嫩嫩的,葱叶青绿,饱满多汁,洗净,蘸上大酱,那种清爽和辛辣难以言表。
这种葱叫做芽葱,是旧物,也是新苗。它吸取了春天土壤中的水分,转化成了新的生命形态,也就此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和芽葱一起来到餐桌的还有春韭。
头刀韭菜是需要郑重对待的。杜甫陈述友人的殷勤,就叫做“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在春天菜蔬匮乏的时候,这新韭可就是应景的美食了。我们院里的韭菜是半野生的,往年的韭菜畦子没人照顾,已经废掉,春风细拂,它们自个儿从地底下窜了出来。只是个头不高,稍显肥胖,丛丛簇簇倒也绿意可人。
割一刀韭菜,油泼辣椒一拌,就是一道小菜,那滋味在胃里直跳,让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快乐。
乖乖隆地咚,煎饼卷大葱,自然卷韭菜也是蛮好的。
当新鲜的滋味从陈年的麦香中挣脱而出,春天,才算真正地来了。
春生
院子里的菠菜和黑菜因许久没人采摘而变老,莫名其妙地肥硕异常,像是恢复了野性一样。如果再不采摘,估计它们会满院子撒泼,甚至会长到天上去,修成大道、成为仙草。
远处的果园里,挤挤簇簇的树头上也氤氲着团团新绿,像轻烟一样漂浮着。而那些尚未发芽的老树,枝干在空中丫杈着相互撑持,依旧敞着头脸湿漉漉站着,任雨水从皴皱的皮肤沟壑中顺流而下。
田野里不经意点缀着花儿,不经意谢落着花儿。一点一点,一点一点,还是一点一点。
土地被成片整理,或成畦,或成垄,将翻新后的姿态悬挂到丘岭上、铺摆到山谷间,泛着潮湿的气味,显得暧昧而又坦然。
孕育和化生,每一天都在匆匆忙忙发生。
大地变得雌性十足、眼饧骨软,酝酿着辉煌的重生;农人自然熟悉它的规律,趁着这盎然的春意,夙兴夜寐、耕作播种,等待着茂密和丰盛。
雨水已经透犁,麦子将从苗叶中亮出隐藏的剑戟,水分和肥力将使它们勃然兴起,发起对夏天的讨伐。那一冬的隐忍终会化为成长的洪流,不可阻遏地在东风里涌动。
院子里光溜溜的流苏枝条上兀自立着一小只乌鸫。
我对着它吹了一声口哨。
它抖抖羽毛,掠过楝树,一忽儿无影无踪。
春花
在整个惊蛰之前,春天的步履姗姗,反反复复,犹犹疑疑,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仿佛醉酒的夜归人,一路吆喝着自己的名字,凭着记忆寻找着家的方向。
它站在自家门前,却大声嚷着:“大家来看,我叫春天!谁知道我的家在哪里?谢谢!”
过了惊蛰,它终究清醒过来,于是朝着家门大步流星。但心里却在盘算着夏天是不是早已经准备好了家法,到时会不会雷电大作、雨水瓢泼。
紧跟着春天的脚步,树枝上鼓起了蓓蕾,柳条上抽出了新绿,昆虫们开始了旅行。等春的脚步再快一些,梅花、樱桃花、杏花、桃花、梨花按照风信次第开放,人们开始游园、踏青,纸鸢也借着风力升腾到了空中。
只是这个时候的春风也不是很正经,依然宿醉未醒,扯得风筝横来斜去、蓬头乱舞。花香追着风的尾巴,由清淡而馥郁,层层叠叠迤逦而来;又由甜腻而悠远,袅袅婷婷飘忽而去。
等到花香稠到风都吹不动的时候,闪亮的夏天就要登场了。
春牛
做一头上双疃村的牛是幸福的。
每年“二月二”,是它们大显身手的日子。
这一天,上双疃的每头牛都要披红挂彩,在田地里拖着犁铧,撒开四蹄奔争着比赛。
城里各路人马的摄影机、照相机、手机都聚焦在它们身上,憨厚的身影和水汪汪的大眼睛被放到网络上,供网友评点。或者,叫做弘扬传统文化。
比赛的名目叫做“闹春牛”。村里的老牛和老人为了闹这一天,要准备上一年减一天的时间——被城市化和机械化遗忘的364天。
上双疃的牛是非遗的代表,是季节的演员。
在演员谢幕后的某个黄昏,我经过双疃路段。抬起头,看到前方岭顶,有一个老人在使牛。犁铧撬开大地蜿蜒前行,长长的影子拖在山梁上缓缓移动。
像是一场无人喝彩的哑剧。
像是对春天郑重的告别。
本期点评1:
生命在春天的交响
《春天发生的事情》读来宛如《红楼梦》里的诗会,“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访之既得,便种,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 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作者将春天的气象徐徐铺开,四个章节“春鲜”“春生”“春花”“春牛”都似音符灵动跳跃,共同谱写出一曲生命的交响。
在 “春鲜”章,经冬的大葱焕发生机,杜甫“夜雨剪春韭”的古老诗句与眼前鲜嫩的韭菜交相辉映,春天不仅是大自然的复苏,更是生活滋味的鲜活绽放——质朴的食材里承载着春日独有的鲜爽与对生活的热爱。“春生” 章里,院子里肆意生长的菠菜和黑菜,果园中氤氲的新绿,田野里或开或落的花儿,无一不在展示着春天新生的力量——春天是生命的激昂奋进,万物都在努力生长。“春花”章描绘了春天从蛰伏到苏醒的过程。花朵们按风信依次绽放,纸鸢在春风中舞动——春天恰似人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春牛”章则聚焦上双疃的 二月二“闹春牛”习俗——春天也有自己的热闹和落寞。
阅读《春天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正值初春季节,路旁的山桃次第绽放,读完这篇文章,我对春天有了更新的认知:春天不仅是四季更迭中的一个阶段,它更是生命轮回的见证,是自然馈赠的礼物,是我们心灵的慰藉与激励。
——王清辉(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
本期点评2:
唤醒野性的力量
开篇即感人的一幕:深埋一冬的萎黄大葱,竟然在第二年春“青绿多汁”,显示了自然界或宇宙本身具有孕育和滋养生命的伟大力量。
勇于剖析自我的东夷昊,忆年少,忆一个异类“他”时曾说,隐匿野地的经验里,“他眼中有着大自然不可言说的秘密,身上有着生长的力量”,“他”在心里一暗藏便几十年,“在逐渐衰老的日子里,他仍旧保持着野性和桀骜不驯”。
《春天发生的事情》,在岁月磨砺的沉稳下,野性而神秘的生命力,依旧燃烧。
让春天,从胃开始!味蕾,新奇而熨贴的切身体验,本来便易使文字面目可亲。割一刀头茬韭菜,油泼辣子一拌,那滋味“在胃里直跳”,欢乐迸射了!何况,作者又拈来唐人诗,为一口鲜的夜雨新韭,寄寓久远的温情。
亲近小生灵者,必存仁爱。
北宋张载曾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历史上可谓一句重要的话,显示了人与大自然不仅同源同构,具有广大和谐的关联,当以生生不息之理相待,人对万物,亦当以同情体物的心情相待,人将彰显万物潜存的价值。此篇里,大地会“变得雌性十足、眼饧骨软,酝酿着辉煌的重生”,而泥土“泛着潮湿的气味,显得暧昧而又坦然”;小院菜蔬,野性惊人,“如果再不采摘,估计它们会满院子撒泼,甚至会长到天上去,修成大道、成为仙草”;即使未发芽的老树,也一脸自在,“依旧敞着头脸湿漉漉站着”,而雨水后,麦子将“亮出隐藏的剑戟”“发起对夏天的讨伐”。作者不仅将其个性,投射于生命迹象,写得野趣张扬,呼之欲出,读来也可触及默默在我们血脉里绵延的华夏文化。他叩景,触物,如与朝夕相伴的亲友小酌,或一起狂放不羁,通过不同角度,写得春风衔纸,百千性情,参差错落。
荒原,曾是东夷昊的老师。对自然,具独到与深情之眼。譬如惊蛰前后,春的神态与步调,读来一喜一悲,惊澜跌宕。这一节亦镕裁得当,详写处一唱三叹,密欲挡雪,略写处惜墨如金,干练而恢谐。
“真”字当头,作为一个常沉缅于思考的人,作者已上传网站数篇文章,从容不迫,洋洋洒洒,间或下笔峻洁,言简意赅,往往在鲜浓的生活气息里,以小见大,思绪深长,用喻新颖而妥贴,结尾蕴藉有力,或突折一笔,别开局面,令人探寻,遐想不断。个别地方,略显晦涩,而且谋篇布局再精心一点,议论能更自然地融入全篇。
《春天发生的事情》每一小节,结尾均匠心独具,最后赶春牛,以雕刻般的“犁铧撬开大地蜿蜒前行,长长的影子拖在山梁上缓缓移动”收束,这“像是一场无人喝彩的哑剧”“像是在用告别来郑重宣告对春天的占领”,掷地有声,引人追思。
——卢静(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了解东夷昊更多作品,请关注其个人空间:东夷昊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