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打通“最后一公里”
8月29日,中国版权协会文字版权保护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寻找“现实主义”的“网络形式”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内部分化与裂变 新近,邵燕君提出“传统网文”(1)概念,试图在时间并不长的“网络文学史”中,进一步切分出一个新的文学史阶段,显露出强烈的网络文学“纯粹化”诉求。
-
锻造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
2015年至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已连续举办6年,成为网络文学作家交流创作心得、专家研讨创作趋势、业界共话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
借力良性互动 促进文学创新
中国网络文学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资源,借鉴影响广泛的电影、动漫、剧集等大众文艺创作经验,一方面对传统类型文艺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转化,一方面创新性发展出诸多新的文体以及类型流派 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应以有效艺术手法把中华文化特性转化为吸引读者的魅力,打开传统文化通往现代人的情感接口,唤起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文化创造增添后劲 网络文学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在与大众读者频繁互动中发生发展的文学。
-
故事与文学间的博弈
网络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使得作为推理小说存在的原著《坏小孩》也逐渐卷入了讨论的话题之中。
-
网络文学叙述中的“身体”问题反思
就网络文学的生成方式来看,它带有明显的技术特性。
-
想象力的突围 与介入历史的新视角
“工业党”的命名最早大约出现于2011年,但这一思潮却萌芽于世纪之交。
-
当代军营的青春之歌
《青春绽放在军营》是千崖秋色创作的青春军旅小说,作者凭借自己三载的军旅经验,选取女兵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切入口,窥探军中生活奥秘,展示年轻一代军人热烈无悔的青春岁月。
-
“金手指”的功能与“叙事突转”模式
网络小说中的“金手指”,一般是指网络幻想类小说中演示“神迹”之“道具”的统称。
-
《粮战》:当代视阈下的粮食战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人称赞粮食为“百感交集之物”,“凝天地精气、蕴日月精华、承雨露化育、方凝结而成,以济天下苍生。
-
网络文学对文学等级的消解与重构
时至今日,即便是对网络文学持批评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学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它不仅在丰富而且也在重构当代文学版图。
-
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的探索与建构
2019年,网络文学评论研究“内外兼修”,“多管齐下”,依据新的创作现象和趋势,在理论探寻中建构方法,在经典建构中继续向前探寻新的可能性。
-
网络小说的现实与未来
多年前武侠小说正风靡时,大概不会有人预料到,新世纪之后网络小说的破茧而出和取而代之。
-
文学网站创始者:一群深患“阅读饥渴症”的生意人
最后一遍校稿读完,我终于有了那种感觉,一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地形图,在眼前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
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
在传统文学中,乡土文学曾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流,但近年来出现了弱化的迹象,城市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
网络文学难见作者故乡的身影
可以说,纵观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如果抽离与时代变革、社会更替紧密结合的以地域性写作为依托的乡土文学部分,那么,这部文学史就如同抽走了脊柱,完全支撑不起来。
-
吴长青:以“个体”为中心的网络魔幻小说的“互文性”
关于网络文学超文本的互文性特征研究在网络文学评论界已不鲜见。
-
文化走出去的新载体——“网络文学共同体”如何构建
摘要:与全球化进程趋于同步的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特质,更具备“世界性”因素。
-
网络文艺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艺有了跨时空传播的客观条件,质量过硬的产品能够触达更多海外用户;另一方面,网络文艺走出去也并非一帆风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
网络小说如何讲述乡村女性故事
家国情怀作为女性文学的重要母题,在中国乡村题材小说中出现,一个代表性作品是清末邵振华的《侠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