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楚:县城的姿态
为什么要写一部关于县城的小说呢?或者说,《云落》为什么要以县城为叙事背景呢?很多朋友们看完《云落》后,忍不住问我。
2024-07-16
-
姚鄂梅:我喜欢意味深长的叙述
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虽然我年轻时并不这样认为,那时候,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以为时不时冒出来的写作冲动就是写作才能。
2024-07-16
-
吴清缘:文明的边界
2016年年初,我和朋友闲聊,话题不知何故,转向一位会下国际象棋的友人。
2024-07-16
-
王欧雯:走进过去的原野
如果要谈《深蓝里追鲸》《生于冰湖》这两篇我不同时期的小说,其实当时的感受已经无从追溯。
2024-07-12
-
向人民学习,把人民冷暖记心上
我在2023年5月最初整理出这部书稿时,几乎浑身酸软瘫倒在床。
2024-07-12
-
思忖“义”及其“展开的方式”
约在十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李建春说:“迄今的写作,很明显是分成三个阶段了。
2024-07-11
-
信仰的描摹或图腾的镌刻——《赣地风流》印象
朝颜188体育官方ios集《赣地风流》,我读得很慢。
2024-07-11
-
熊生庆:他们都是县城的过客,最终都离开了县城
最早读到《小说月报》这份杂志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
2024-07-11
-
乔叶:在写作中成长
大家好。
2024-07-09
-
李铁:熟人的故事
早些年在工厂工作,知道许多工厂里的故事,有些故事是亲身经历,有些故事是看到的,有些故事是听到的。
2024-07-09
-
“短篇不短”,原因何在
当下文学期刊里的短篇小说,动辄上万字,且有越写越长的趋势。
2024-07-08
-
胡学文:写作是平复心情的药丸
2018年隆冬,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接到东捷老师的电话。
2024-07-04
-
刘醒龙:感受青铜的激情
在我看来,小说,要求写的人和读的人,以轻如鸿毛的策略,处理重于泰山的文本。
2024-07-04
-
女性、创作、改变 | 二十一位90后女作家的同题回答
过去的五年来,中国文坛崛起了一批新的女作家,尤其是90后写作者,她们之中有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得主、“《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青年佳作奖得主,也有入选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的写作者,还有几位女作家的作品在包括《收获》年度排行榜在内的诸多排行榜上受到关注。
2024-07-04
-
《聋人吉小果》:向左向右,皆有岸
吉小果是晓伟的影子,晓伟是吉小果的化身。
2024-07-03
-
田耳:寻找细节丰茂之地
一 前不久看一篇评论家综论,提及“70后”的创作,认为这一代作家执念于细节的营造,同时也因过于拘泥细节,而未获取足够开阔的视野,也未抵达更为幽深的人性观照。
2024-07-02
-
《这不是则味咖啡馆》后记:你从我心头掠过
《这不是则味咖啡馆》是全书最后完成的小说,驻足回望,这些故事经历了十个年头。
2024-07-02
-
《同舟》后记:家乡的每朵浪花都让我惊奇万分
《同舟》是游子献给故乡的一个敬礼。
2024-07-01
-
《极顶》后记:在时光里坚持不懈地行走
2024年5月3日下午,我在溪谷龙御客栈完成了《极顶》第五稿,然后合上电脑,拔掉电源,从房间走出来。
2024-07-01
-
谁的手中牵着文学的缰绳?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回村庄的次数越来越多。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