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火》是对“顶层设计”与“浪漫精神”结合的一种回应
《渔火》讲述了我的家乡洞庭湖畔一个渔村的故事。
2023-11-19
-
周于旸:一颗石头的命运
小的时候,每到放学,我都热衷于做一件事,把操场上的一颗石子踢到家门口,铺跑道的石子是黑色的,别处见不到。
2023-11-19
-
邹忠民:生活于可能中
文学写作是务虚不务实,可却有那么一些人乐此不疲。
2023-11-16
-
北乔:生活需要凝视,安静且舒缓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好动之人。
2023-11-16
-
人们渴望热闹和非凡,却不愿意花时间沉思
我觉得过去三年的疫情会给写作者很多刺激,但这些刺激转化为作品会是什么样,我可说不准了。
2023-11-16
-
韩松落:关于《鱼缸与霞光》
去年冬天,静默尾声,我用十天时间,完成小说《写给雷米杨的情歌》。
2023-11-16
-
《互猎》:写出寻常又不同寻常
最近几年,《当代》杂志先后推出我的中篇小说《阿基米德定律》《一意孤行》《弯道超车》,以及最新的这一部《互猎》。
2023-11-14
-
张锐强:我爱好那些有爱好的人物
我对历史的兴趣持续多年,但始终执迷于人物与事件本身,很晚才注意到“时间”这个因素。
2023-11-13
-
冉正万:以两座桥致敬旧知识分子
李光斗确有其人,我不止一次在写作中引用他的诗文,对他的名字却很少提及。
2023-11-13
-
陈子善:关于我的书话写作
忝为在高校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撰写学术论文是题中应有之义。
2023-11-13
-
《灵隐》创作谈:看园
我现在的住处,离志莲净苑是很近的。
2023-11-13
-
《水手》:来自太平洋深处的迷人气息
《水手》最早的章节写于2016年,但我不好意思说这部长篇耗费了七年时间。
2023-11-12
-
张楚:断想——我的小说观
在小说写作时,注入过多的真情实感是危险的事,稍不留神,过于饱满的情绪和表达就会对小说的逻辑性造成莫名其妙的遮掩,进而对小说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害,从而使小说变得庸俗。
2023-11-08
-
东西:真实不等于正确
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单向输入的写作方式了。
2023-11-08
-
刘庆邦:最为难得是微妙
写小说就是写微妙,写得最好的小说都是微妙的小说。
2023-11-08
-
樊健军:在熟悉的生活中轮作
一只斑鸠充当助产师,催生了这个小说。
2023-11-07
-
默音:小说的土壤
从出版社辞职后,我拾起了文学翻译的老本行。
2023-11-07
-
《误入孤城》创作谈:孤城的想象和记忆
现在想来,这本书的起源也许来自小时候记忆里的江心屿。
2023-11-07
-
一条通往过去的密道
2005年初春,我在上海的新客站坐上去南京的绿皮火车,那年我读研二。
2023-11-06
-
范雨素:文学是枚回旋镖
这两天刷视频,看到人说,文学是一种慢性病,潜伏甚久,渐渐发作。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