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飞:往事纷至沓来
杭州是一座适合回忆的城市。
关键词: 海飞2021-11-18
-
鲁敏:惦记“有总”许多年
有总这个人,我惦记他许多年了。
关键词: 鲁敏2021-11-17
-
《她的云》:今我是云上的采盐人
不记得在哪本书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事物找不到它的位置时,故事就会发生。
关键词: 丁东亚2021-11-17
-
马金莲:熟悉人的陌生之面
挺喜欢"千人千面"这个成语,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总免不了从平面角度去看人待物,而到了小说这里肯定是不行的,小说所展现的人不应该这样,相反,需得是一人多面,这样才能写出全面、圆润、复杂、真实的人,因为人是活生生的,而活生生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是驳杂、多面的。
关键词: 马金莲2021-11-16
-
文学如果不能观照现实,那它存在的意义很可疑
《好归》是一篇我向兄辈们致敬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是家乡第一批来深圳搵食打拼的人,几十年过去了,他们遭遇各自的命运变迁,有飞黄腾达者,有黯然回乡者,自然更多的是在城乡之间游走,渐渐模糊了哪里才是家乡的无根之人。
关键词: 陈再见2021-11-15
-
王棵:被一场终将到来的盛事打开乡愁
《桑田日暖》 王棵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桑田日暖》出版后,我才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是在写了快二十年小说的时候,才开始写这部关于故乡的长篇小说呢? 我当然写过几篇关于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可长篇和中短篇不太一样。
关键词: 《桑田日暖》2021-11-12
-
我们生活在一个年轻的时代
《男孩们》 杨好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其实在完成一个小说之后关于创作的讲述或是记录,来自写作者的说法已经变得没那么可靠了。
2021-11-12
-
葛亮:这个故事,发端自我的一个梦
写完这篇小说,我想,还是需要做一个说明。
关键词: 葛亮2021-11-12
-
郑小琼:《杀女》创作谈
去年疫情期间,遇到了十几年前的工友。
关键词: 郑小琼2021-11-12
-
林东林:远方有什么
这是一个快速移动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人类迄今最为便捷的出行方式——飞机、高铁、动车。
关键词: 林东林2021-11-11
-
刘建东:巨浪与岸
只有在与现实相遇,与世界邂逅之后,叙述才显得弥足珍贵。
关键词: 刘建东2021-11-10
-
小说的主题变奏
对于很多小说家来说,当被问及写某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定是尴尬的时刻,是失语的时刻。
关键词: 小说主题2021-11-10
-
焦典:像蒲公英一样轻的大象
很少有人见过真正的大象。
关键词: 焦典2021-11-09
-
马步升:雅俗从来是一家
文学从一开始,似乎都有雅俗之分,甚或雅俗之争,但却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没有争出什么高低,分或争的结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雅俗握手言和,然后雅俗同体,皆大欢喜,最终,呈现为一种新的文学景观:雅中添加了俗的成分,使得作品更具趣味性和传播力;俗中注入了雅的底气,作品的艺术性和传承性都获得了提高。
2021-11-09
-
邵丽:把父亲从“天台”上找回来
这个父亲并不是我的父亲,是我书写父亲角色中的一个。
关键词: 邵丽2021-11-08
-
陈仓:像在大街上邂逅一个心动的女孩,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以前是写诗的,2012年底开始阴差阳错地写起了小说,当时对小说界一片空白,不知道有哪些当红作家,更不知道有哪些文学流派和期刊,对选刊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仅仅局限于在图书馆里的惊鸿一瞥。
关键词: 陈仓2021-11-04
-
梁鸿:女性存在之样态是我们文明最为暧昧和难以叙说的事物
这是一篇我特别想写好的小说。
关键词: 梁鸿2021-11-03
-
《久悦记》后记:如影随形
没有人会想到,在后疫情时代,我会得了双向情感障碍。
关键词: 流潋紫2021-11-03
-
陈玺:原汤化原食
童年记忆中,靠着红薯和玉米果腹的社员们,嚎闹着得到生产队的默许,结伙溜到泛黄的麦田中割下麦穗,在自家捶布石上碾晒,趁着夜色磨成面。
关键词: 陈玺2021-11-03
-
梁晓声:后来的事
在文学、戏剧或影视作品中,阶段性的故事结束后,若再需要交代什么,每以“尾声”言之,而这与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楔子”异曲同工。
关键词: 《田园赋》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