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来:写作者对抗着摧枯拉朽的速度,也最激烈地对抗着遗忘
当下的时空似乎被狠狠压缩,记忆被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填塞,无法自如地流淌,遗忘来得太快太快了,快到连遗忘时一丝丝涟漪也无。
关键词: 东来2021-09-16
-
《鬼指根》创作谈:佛事与人事
初学电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用全拼输入法。
-
李铁:我们的关系
写《升学宴》这篇小说时,想得最多的是人际关系。
2021-09-15
-
众谈:地理诗歌的无限可能
的确未曾想到,出版第一部诗集即能配套出版一部评论集,这让我是怎样地惶恐与感激呢? 最初只是想请一二位学者为我的地理诗指谬,因而关注到了陕西师大文学院荣休教授张学忠先生,他曾对南宋范成大的诗歌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与阐述。
-
林森:对自身文化、历史和自然的自信,让这一切有了可能
“进化”是一个动词,它总能让我们想到变化、演进和新的气象,让我们想到不断的升级换代;可它在某些时候,也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浙江的一个镇,一个和它的名字一样,不断更新、演化中的地方。
-
黄朴: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世界金灿灿的,落日拼力将余烬投射到群雕之上,银杏的叶片哗哗飘落,空中游荡着金黄的身影,老人的刻刀似乎将天空凿出一个金黄的洞,忠实如奴的犬站起身,疑虑的目光望着一个个面目迥异的雕像。
2021-09-14
-
陈春成《雪山大士》创作谈:D
球员中信佛的不少,最有名的是巴乔。
关键词: 陈春成2021-09-14
-
最好的时光在一座孤岛上
《过往》写于2020年疫情期间,原来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有一种整个世界停止转动的感觉。
2021-09-13
-
吴可彦:写作是接近真实的存在
作者简介 吴可彦,1990年生,盲人,出版有长篇小说《星期八》《茶生》,短篇小说集《八度空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21-09-12
-
任晓雯《岛上》:一群疯子,一个岛屿和一个女孩
《岛上》是我十九年前的长篇处女作。
-
“海派文学研究丛书”即将出版,陈思和作序
“海派文学研究丛书” 海派文学向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021-09-11
-
向迅:我们该如何书写父亲?
《与父亲书》向迅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向迅给父亲的手写信 新书《与父亲书》出版后,受到不少同行和媒体朋友的关注。
2021-09-10
-
王蒙:回忆创造喜悦和忧伤,以及猴儿
敲键轻轻心绪来,初时初恋好花开,如川逝浪波犹碧,似梦含羞情未衰。
-
濮存昕:每读一本书,就像从井底来到了井台上
原标题:濮存昕:每读一本书,就像从井底来到了井台上,张望一下,我们还得回去…… 这是一本有声频的书,创新之处就是文字和语音同在这本书里。
关键词: 濮存昕2021-09-10
-
张翎:记住的才可能存活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为什么会关注灾难创伤题材?我对自己的创作状态是木知木觉的,经过提醒回头一看,才发觉这些年我的确写出了一些涉及这类题材的作品,如关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后被改编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关于江南抗战题材的《劳燕》以及描述贫穷遗留的心理创伤的《流年物语》等。
关键词: 张翎2021-09-10
-
葛水平:悲悯人间,就是我们自身的悲悯
订阅《中篇小说选刊》近三十年了,三十年的阅读,携带着岁月风尘一路走来,有一种从江湖之远,迈向庙堂之高的自豪感,因为,就像当初我被其中的文字吸引而一再订阅一样,《中篇小说选刊》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的中篇小说《甩鞭》获得了“2004-200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关键词: 葛水平2021-09-09
-
《太阳转身》后记:想去种一块田
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刚刚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采风。
关键词: 范稳2021-09-09
-
黄德海:尝试成为非虚构成长小说
我通读过出版的金克木先生作品,编过两本金先生的集子,反复提起过他的数篇文章。
关键词: 黄德海2021-09-09
-
张柠:论细节
● 摘 要 细节和情节这两个名词,本质上都应该当作动词来理解。
-
今日批评家 | 贺仲明:心灵的对话
心灵的对话 贺仲明 在现行的文学体制和许多人的观念里,文学批评似乎被隔离在文学之外,其实,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著名的《文学理论》中所指出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时代文学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