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文艺凝聚中国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创作的基础,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初心”,这样的初心,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
2018-05-29
-
古诗中一种隐秘的美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018-05-28
-
情感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018-05-28
-
文学传播中国价值的世界性意义
古人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2018-05-28
-
文学史观、古典资源与批评的文体问题
在当下语境中作文学批评文体的反思,往往与对“学院批评”或与之相应之论说体(学报体)的“不满”密切相关。
2018-05-23
-
重新认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普遍性和新颖性
和任何思想成果一样,毛泽东1942年所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既有具体的时空背景,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2018-05-23
-
在新时代生活中坚持 “中国精神”方向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讲话。
2018-05-23
-
杨克:旧体诗词的当代光华
编者按 对于当代文艺创作而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远远立在那里的高山,给前行者以底气,以庇护,以滋养。
2018-05-22
-
比较文学学者是世界的仁者
民族、语言、文化,三者相互缠结,形成了世界上最坚固、最难逾越的精神壁垒。
2018-05-21
-
内在视象之美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所谓“内在视象”,是指作家通过语言文字在文学作品中描绘并呈现于读者头脑中,具有内在视觉效果的艺术形象。
2018-05-21
-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当代价值
在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述当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之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2018-05-21
-
《世说新语》的对话智慧与文艺批评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临川王刘义庆所编著的一部笔记小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的名士轶事。
2018-05-21
-
全世界为什么至今还要纪念马克思
马克思是一位历史人物,出生于200年前的德国。
2018-05-21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
2018-05-21
-
以文化创意厚植文化自信
我们正处在一个越来越亲近文化的时代。
2018-05-18
-
从“跟着说”“对着说”到“自己说”“一起说”
“从‘跟着说’‘对着说’到‘自己说’ ,然后引导大家‘一起说’ ,这是中国文学理论自我建构的一个必然过程。
2018-05-18
-
拥有真理才能自信 坚定自信才能自强
5月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伟大的时代价值,郑重宣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庄严宣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2018-05-14
-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新使命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文艺思想,梳理和总结十八大以来文学事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江苏省作协党组对新时代文学事业的新机遇、新动力、新使命、新任务、新重点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2018-05-14
-
创新举措推动青海文学繁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8-05-14
-
塑造英雄 抒写感人故事
2017年全国公安作协进行了换届,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公安部党委及公安部政治部的领导下,按照中国作协的要求,结合公安工作,确定了公安文学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