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到过几次日本?
1910年代 胡适第一次到日本是在1910年八、九月间。
2024-05-06
-
周作人与《燕京岁时记》
《燕京岁时记》是周作人喜欢的晚清笔记之一。
2024-05-06
-
台静农生命史中的山大一年
1946年11月,到台湾大学任教不久的台静农应学校人事部门要求,写了一份自己的教书简历。
2024-04-30
-
1948年香港《华侨日报》上的茅盾佚文
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期间曾5次寓居香港:第一次是1937年12月底至1938年元月初,不足10天;第二次是1938年2月底至12月20日,将近10个月;第三次是1941年3月下旬至1942年1月上旬,约7月有余;第四次是1946年4月13日至5月下旬,仅40天左右;第五次是1947年12月至1948年12月。
2024-04-30
-
巴金与金性尧的出版因缘
晚年金性尧(韦泱摄) 今年值巴金先生一百二十周年诞辰。
2024-04-29
-
考古的风 终于吹到了蔡先生
日前,一名考生因与北京大学老校长、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先生同名同姓,又以考研第一的成绩被该校录取引发网友关注与热议。
2024-04-29
-
追忆:范汉生同志与他的花城岁月
范汉生(1934-2024),秦颖摄 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政协第七届委员,花城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花城》杂志主编,著名作家、出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离休干部范汉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0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2024-04-28
-
平生博雅君子 不愧编辑典型
2024年新年伊始,程毅中先生就经历了一场手术。
2024-04-28
-
章太炎“大独”人格再认识
1935年,国学大师章太炎临终前一年立下《遗嘱》:“凡人总以立身为贵,学问尚是其次,不得因富贵而骄矜,因贫困而屈节。
2024-04-28
-
诗文“摆渡者”的情深根由
春光潋滟的南开大学马蹄湖,浮现出一层新生的荷叶小团团。
2024-04-28
-
宫崎市定、钱锺书与清代学术的一桩公案
赵高、李斯以及秦始皇去世后的继承危机,是《史记》最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一。
2024-04-26
-
沈从文致莫千的一封信
桂林《扫荡通讯》1944年5月1日第31期“信鸽”栏刊有沈从文致莫千的一封信: 莫千先生: 赐信收到,谢谢。
2024-04-26
-
皖南事变与《北中国》
1941年3月,正在创作《马伯乐》第二部的萧红腾出手来写出了《北中国》。
2024-04-26
-
韬奋与适之的一面之缘
邹韬奋致胡适信札 1927年11月10日 《民本主义与教育》,邹韬奋译本,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本,1933年7月版 《生活》第三卷第五期,头版刊发胡适专访报道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这个名字,知名度是很高的。
2024-04-25
-
吴淞海滨,曾名校林立
吴淞时期同济大学校园里的同学们(摄于1934年3月29日)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公学教学楼 照片由作者提供 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同济大学、商船学校、水产学校……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曾经分布在上海吴淞的各个位置。
2024-04-25
-
老舍拜师学拳
1930年,作家老舍来到济南,在齐鲁大学担任教授,业余时间勤奋写作,《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等描写济南优美风光的188体育官方ios,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并创作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长篇小说。
2024-04-25
-
从齐邦媛说到朱光潜
2024年3月28日,台湾著名学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
2024-04-25
-
丁香诗会满百年
从1924年到今年,北京法源寺的丁香诗会已满百年。
2024-04-24
-
《鲁迅全集》注释宜“少而精”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启动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这是新世纪20年代思想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将有益于更好地继承、学习和研究鲁迅。
2024-04-24
-
马识途曾对我说:文学作品要重视地域书写
2024年3月28日,一个极为普通的黄昏;19时25分,随着马识途去世的噩耗传来,这个黄昏变得沉重、疼痛、悲怆。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