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藏书中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一、引言 茅盾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2024-10-17
-
《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发行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定于2024年10月15日发行《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1套6枚,邮票图案名称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2024-10-16
-
卢晓蓉:我的祖父卢作孚
卢作孚(1893—1952),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2024-10-15
-
蔷薇梦碎:“情感—文学”共同体的破裂 —— 周氏兄弟失和再考察
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坊间多有传说。
2024-10-14
-
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中丁玲“转变”的辩证法
1931年夏天,丁玲创作了以农村水灾为题材的小说《水》。
2024-10-12
-
被“凝视”的中文打字机
《生活》(Life)杂志上的“中文打字机”。
2024-10-12
-
慰语重阳会有期——《红楼梦》中的重阳
“绿杯红袖趁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称作重九节、登高节、女儿节、敬老节等。
2024-10-11
-
数字时代的文学史料工作
数字时代来了。
2024-10-10
-
重读《在酒楼上》:“母亲”的声音、关怀伦理与回忆诗学
原标题:“母亲”的声音、关怀伦理与回忆诗学——论《在酒楼上》的伦理叙事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中被阐释得较多的一篇。
2024-10-09
-
隐于《顾颉刚日记》背后的“打工人”汪安之
顾颉刚(1893-1980)的好友傅斯年曾主张“史学就是史料学”,日记、书札等作为第一手资料,素来为现当代学者所重视,尤其近年来对未刊的日记、书札手稿的整理,伴随着《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中国近代日记丛刊》《晚清珍稀稿本日记》《现代学人日记丛书》等几种丛书的出版,俨然出现了一个高峰。
2024-10-08
-
【温故】九月,青年、传承、记忆
编者的话 九月初,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召开。
2024-09-30
-
敬惜与揖别:鲁迅1924年暑期西行之旅的神思姿态
一 1924年7月7日至8月12日,前后历时共36天(包括往返在途16天)的西安之行,堪称鲁迅居京十四年期间极少的几次出游中,阵仗最隆重、内容也最特别的一个特例。
2024-09-29
-
重读《红日》:“透过这些血火斗争的史迹,描写、雕塑人物”
196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日》剧照 编者按:1957年,作家吴强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刷45000册,震动中国文坛,随即很快又第二次印刷16000册。
2024-09-27
-
袁济喜:1978年,我的无问南北
1978年9月27日上午11点,我作为刚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78级本科新生,从老家上海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
2024-09-26
-
隐于幕后的新文化运动人物:袁同礼
雷强撰成《袁同礼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寄一校稿给我。
2024-09-25
-
陈平原:客厅里的陶渊明与鲁迅
王瑶先生去世后半个月,我撰写了《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初刊《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期,后收入《王瑶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等。
2024-09-24
-
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手稿档案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2024-09-23
-
当他沉默着的时候——从1924年前后鲁迅的阅读与写作说起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024-09-20
-
悟空西行记:“悟空”形象的西传与变迁
2024年8月20日,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再一次将中国的“国民神话”《西游记》推向焦点。
2024-09-19
-
孙郁:京派文学的先锋传统
许多年前,作家格非评价汪曾祺的时候,以为其作品属于先锋派。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