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江楼上,听叶兆言谈南京往事与文学创作
2月23日,“世界文都 阅见鼓楼:与文学大家面对面”主题活动第二期来到阅江楼景区的文化汇客厅,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兆言携最新长篇作品《璩家花园》,与知名阅读推广人聂梅一起,和读者回望同代人如潮水流过南京,共话生生不息的时代记忆。
2025-02-24
-
作家周宝宏推出新作《东风吹来》,再现人民子弟兵为国仗剑的底气担当
作家周宝宏最新长篇小说《东风吹来》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再现了人民子弟兵向阳而生的赤诚情怀和为国仗剑的底气担当。
2025-02-24
-
书店与校园社区共生相融
“以后外地人、外国人来上海旅游,没来这里打过卡,就不算来过上海。
2025-02-24
-
“素人写作”升温,热的是人间烟火
制图:李洁 登上蛇年春晚舞台,“外卖诗人”王计兵第四部诗集《手持人间一束光》进入大众视野;快递小哥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前不久推出繁体字版持续破圈;张小满《我的母亲做保洁》、黑桃《我在上海开出租》、陈慧《在菜场,在人间》等非虚构作品汇成广受关注的“素人写作”现象。
2025-02-24
-
迦陵诗意在 古韵传新声
结对帮扶、送培到乡,在神州大地播撒热爱诗词的种子;创新形式、融媒传播,推动古诗词与新技术巧妙融合;走出国门、传播海外,助力中国古典诗词传诵世界……在南开大学有这样一支诗教团队,他们致力于做诗词经典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广泛开展古诗词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服务基层、润泽心灵、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2-24
-
作家书店的这场展览,带来上海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
陈尚君独立编纂校的50卷《唐五代诗全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热播影视剧金宇澄的《繁花》、第十三届骏马奖获奖作品马伯庸的《大医》……走进巨鹿路677号上海作家书店,一部部精品著作集中呈现了近三年来上海市作家协会一百多位会员的近两百部文学创作最新成果,全方位展现了上海文学创作的最新成就。
2025-02-23
-
数字出版人热议DeepSeek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业态升级与创新 ■宋吉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凤凰传媒在AI技术应用于出版流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投入和尝试。
2025-02-21
-
重庆市作协举行2025年主管社团工作会
2月19日,重庆市作协举行2025年主管社团工作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达贯彻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安排有关工作。
2025-02-21
-
钱宁的“孔子系列”:以现代性重构孔子之路
在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上,孔子形象的每一次重塑都暗含着时代精神的嬗变。
2025-02-21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近百年前的正月,北平城里还沉浸在一股浓浓的春节节日氛围中。
2025-02-21
-
2024年寿春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在寿县揭晓
2月20日上午,2024年寿春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在淮南寿县揭晓。
2025-02-21
-
《比如女人》作者皮皮新作凸显写作嬗变:从先锋锐度到亲情叙事
上世纪80年代,作家皮皮与余华、格非等人同列“先锋派作家”。
2025-02-21
-
蒋述卓、陈继明、魏微、阿菩热议广东文学:新潮涌动,未来可期
2月20日-22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2025-02-21
-
“人机共创”,能否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式?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提升和文学创作实践的逐步深入,许多AI生成的文学作品“AI味”减弱、“文学性”渐浓。
2025-02-21
-
甘肃武威市文联举办“作家回乡 文学回响”恳谈文学创作会
2月18日,武威市文联举办“作家回乡 文学回响”武威作家恳谈文学创作会。
2025-02-21
-
打卡“南京文脉”展 漫步文学之都千年画卷
从东晋时期形成的山水诗派,到南朝宋元嘉年间设立的中国第一个文学教育和研究机构——文学馆;从明代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到2019年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千年文脉,浩浩荡荡,绵延不绝。
2025-02-21
-
蔡崇达长篇小说《大湾》创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
蔡崇达在创作推进会上发言。
2025-02-20
-
“谷子热”拐点已至,出版机构还要入局吗?
一边“吃谷”,一边追求“痛”时尚,已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潮流。
2025-02-20
-
“文化年货”出圈 线上线下双向引流
图书选品贴合需求端 非书产品销售“劲头足” 在书店产品销售方面,文学类、少儿类图书以及教辅产品春节期间需求较大,传统节日带动传统文化类图书销售有所增长。
2025-02-20
-
哈尔滨“最美书店”在亚冬会期间,客流与销售实现双增长
“艺筑冰雪 燃情亚冬”冰雪运动装置艺术展吸引众多读者参观。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