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的白》:生存困境与情爱的纯真
作为当下文坛一位有代表性的军旅作家,裘山山这些年的小说创作,在聚焦和平时代军旅生活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关注视角投向了军旅生活之外广阔的现实生活世界,在这一方面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25-01-03
-
浮萍无根,亦有风景——评唐诗短篇小说《浮平》
唐诗是湖南郴州人,一直在深圳打工。
2025-01-02
-
情理:文学经验介入知识生成的话语基础
摘要:文学理论的知识生成不是理论内部的逻辑演绎,而是感性的文学经验介入理论话语所推动的知识创新。
2025-01-02
-
何以继承,如何创新——刘亮程《本巴》与英雄史诗《江格尔》关系探赜
《本巴》是新疆作家刘亮程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并于2023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可谓刘亮程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2025-01-02
-
李晓君《往昔书》:未来的路其实藏在过去
回顾往昔是一件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那些埋藏在记忆土壤中的往事像一块块形状各异又相互咬合的拼图,为我们拼凑出一个略显陌生却又无比真实的自己。
2025-01-02
-
胡竹峰《南游记》读后:流连大美山水间
古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游记就是行万里路的结晶,通过山川胜景和自然风物描写来抒发游性和心灵感悟。
2025-01-02
-
《大兴安岭深处》:真实而深情的青春之歌
作家纪红建的《大兴安岭深处》(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以大兴安岭的守护者为主人公,抒写大森林里真实而深情的青春之歌。
2025-01-02
-
“情”与“思”的灵魂港湾
天下文章,全凭一个“情”字了得;大千世界,无非用一“思”字看取人生。
2025-01-02
-
《零公里》:深描边疆卫士的精神世界
王族曾创作大量反映新疆自然生态和边防军人日常生活的188体育官方ios,他擅于捕捉细节,从微观层面切入生活现场,体察鲜活的经验和生命的温度。
2025-01-02
-
《策马千山》:家国天下与历史空间呈现
我与诗人曹卫东素未谋面,就我粗浅的阅读感受而言,他仿若一位“归来的游子”,“肩负的行囊沉重了/涌动的乡愁”。
2024-12-31
-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内容提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真正全面集中并大规模地进行传统文化书写,主要体现在文化自信和理论意识更新之后的新时代长篇小说领域。
2024-12-31
-
当代文学期刊与文体嬗变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 文学期刊是当代文学史的侧影,文学期刊与文学文体的双向互动是推动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4-12-31
-
李晓燕:论莫言小说的神话特征
莫言是位富有“神话思维”的当代作家。
2024-12-31
-
乡土小说的第四种面目
摘 要:曾剑长篇小说《向阳生长》呈现出乡土小说的第四种面目——自在写作,即用真切之感和悲悯之情回望故乡和自我成长,将个人叙事和乡村叙事融为一体、将自我觉悟融入乡土回忆。
2024-12-31
-
“90后”作家的面对:生活与故乡
“90后”作家李唐、庞羽、王占黑、杨知寒、王苏辛、废斯人、陈春成、穆萨等已在文坛有一席之地,但依然存在着怎样从“影响的焦虑”中突围的问题。
2024-12-31
-
当下青年写作的四个关键词
当下的青年写作面貌和发展空间可以从四个关键词切入: 一是城市。
2024-12-31
-
高玉:论余华的文学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内容提要 余华对文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写作了大量的文学随笔,在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看法。
2024-12-30
-
记忆与书写——以宁肯小说集《城与年》为例
北京南城是个出故事的地方。
2024-12-30
-
丁帆《消逝的风景》小言:风景的社会性及其书写方式
丁帆教授的新书《消逝的风景》从书名上看,似乎只关涉静态的风景,但主体实际上以接近一半的篇幅记叙了他童年、少年时期的南京生活,展现了1960年前后的南京城市风情。
2024-12-30
-
农业风景书写与生命的悲凉
我长期以来一个坚定的看法是,吕新的确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一位纯粹的、杰出的作家。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