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兆正: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克服问题及其他
作为一种文学建构的现代主义,始于19世纪80年代,鼎盛于20世纪30年代。
2025-05-15
-
王磊光:创意写作是文学教育的另一个名字
巴西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写作是写作者使用的一种手法;他用一个词语作为诱饵,去钓那些非词语。
2025-05-14
-
从哲学思维方式看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摘要:中国美学以中国哲学为基础,中国哲学在思维方式上与西方哲学的不同,是形成中国美学思想特点的根本原因之一。
2025-05-12
-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外译话语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5-05-12
-
人文教育与人工智能:机进人进,而不是机进人退
谈论人工智能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需要认真思考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需要客观估量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需要认真反思当前人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衡量人工智能进入人文研究的利弊,也需要借鉴千百年来人文教育的经验来培养人才。
2025-05-08
-
关于国际中文教育创意写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4年1月,“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意味着国内许多高校中文系致力于探索的“创意写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2025-05-03
-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一、断代:记忆与问题 我在《九十年代断代》和《九十年代:记忆、建构与反思》这两篇文章里对90年代(1)做过一些宏观层面的描述和判断。
2025-04-28
-
宫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史料视角”
专业如人,应时刻保持自身反省,这当然“有赖一批富有反省能力、随时对自己也对学科进行省察的研究者来实现”[1]。
2025-04-27
-
新时代文艺188金宝搏自信推荐的守正创新和实践引领
摘要:文艺理论和评论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形成了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更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2025-04-24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逻辑与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逻辑这门科学诞生于西方文明,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
2025-04-22
-
数字时代的学术圈怎么变?
论文发表是学术圈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2025-04-21
-
当文艺遭遇算法: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当下每一个产生广泛影响的文艺作品几乎都与新媒介环境密切相关。
2025-04-21
-
从多重视角分析数字鸿沟
自1995年“数字鸿沟”概念在西方被正式提出起,这一学术术语已在传播学的知识谱系中活跃了30年,并随着深度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更具现实阐释力。
2025-04-21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建的高水平的现代化文明样态,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根基、鲜明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2025-04-20
-
中华文化的尚美本质和时代彰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圣人,一是文圣孔子,二是武圣关羽,三是诗圣杜甫。
2025-04-18
-
运动的文学与文化——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种路径
一 众所周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获得规范性意义的叙述模式,是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叙述范式。
2025-04-17
-
欧阳月姣:日常生活与文学诗性之间
摘要:近年来,文学的“大众化”出现了从“为大众代言”到“大众自我言说”的变化,涌现了众多非专业作家出身的特别是处于劳动力市场下游的普通人作者,在文类上以诗歌和非虚构见长。
2025-04-17
-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21世纪已经过了四分之一,确如张清华所言,文学面临着如何历史化的问题(1)。
2025-04-16
-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涵与特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大原创性和标识性概念。
2025-04-10
-
“新时代文学”: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
内容提要 “新时代文学”是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文学,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心,考查“民族复兴”视野的形成轨迹,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思想命题加以辨析。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