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航满:我与《开卷》
年初,南京董宁文先生来京城举办画展。
2024-12-12
-
琼瑶的北京往事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2024-12-12
-
彭国翔:夏威夷的海天寥廓
初出国门抵檀岛 二〇〇三至二〇〇四学年,经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提名,夏威夷大学一个专门委员会投票,我获得了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开启了我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担任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和研究员的经历。
2024-12-12
-
叶嘉莹“中体西用”学术思想对我的启示
叶嘉莹先生离世,学界同仁同悲。
2024-12-12
-
阎晶明:说“年选”
每到年底,选本就成为热点,各种文学年选依次推出。
2024-12-12
-
海波:路遥的“穷”和“大方”
路遥很穷,可又很大方,但又不是“穷大方”。
2024-12-12
-
纪念缪钺先生诞辰120周年:冰茧如玉,文史薪传
2024年12月6日,正值缪钺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一场盛大的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2024-12-12
-
“茅盾文艺奖金”征文与青年作家的“人民文艺”实践
1981年,茅盾在临终之际捐献了25万元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
2024-12-11
-
体味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精神
近年来,新的一种精神致敬方式谓之“重走”。
2024-12-11
-
沈从文与卞之琳的“薪火相传”
1935年7月,25岁的卞之琳从日本回国。
2024-12-11
-
王佐良教授1980年代的文化出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是当时的主旋律之一。
2024-12-11
-
阅读琼瑶:字字句句是为爱燃烧的热火
2024年12月4日下午1时,86岁的著名作家琼瑶告别了人世。
2024-12-11
-
流沙遗简——战火中抢救居延汉简往事
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之外,存世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
2024-12-10
-
子张:钱谷融先生书简及其他
今年炎夏过后的两个小长假,从图书馆借来钱谷融先生两种书信集,一是二十年前出版的《闲斋书简》,一是十一年前出版的四卷本文集中的《闲斋书简录》。
2024-12-10
-
一本小说集,巴金为刘白羽保存了45年
1936年,20岁的刘白羽应邀到上海,由好友靳以引见结识了巴金。
2024-12-10
-
《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
《香港文学》的创立,是香港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2024-12-10
-
林徽因探寻古建遗韵的美丽剪影
摸清文物家底,守护历史根脉。
2024-12-10
-
哭友已无算:胡适与早年的几位亡友
1904年,胡适跟随其兄胡绍之离开绩溪前往上海。
2024-12-09
-
马良春:于史料见才华
马良春(1936—1991),辽宁盖县(今盖州市)人。
2024-12-09
-
《随感录》是萧红最后的文章吗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口中“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是80年代杨义著作里“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