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汉的慨叹
诗人牛汉 牛汉自画像 一 一九五一年,对诗人牛汉而言是重要的一年。
2024-12-19
-
陆正伟:两代作家的情谊
2024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120周年诞辰。
2024-12-19
-
寻找巴金的朋友“郎伟”
一、缘起 我第一次看到“郎伟”这个名字,是在整理馆藏巴金先生资料时。
2024-12-19
-
陈漱渝:《语丝》的四位主编
一份周刊,创刊距今一百周年,恰如一位百岁老人,其生命仍在跃动! 一九二四年的十一月二日,那是一个星期天。
2024-12-19
-
苏雪林撰文赋诗赞琼瑶
1965年苏雪林(右)与琼瑶在新加坡 苏雪林与琼瑶这张合影拍摄于1965年。
2024-12-18
-
葛涛:不应忽略的钱谷融集外文
钱谷融(1919年~2017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执教期间(1951年10月~1997年9月)培养了许子东、王晓明、格非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作家,主编或联合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指要》《中国现代文学精解》《文艺心理学教程》等多部全国高校通用的中文学科教材,可以说,他主编的教材影响了全国高校中文专业的一大批学生。
2024-12-18
-
陈越:向达金庸“交游”考
金庸曾回忆说,他所写的《袁崇焕评传》发表后,史学家向达曾去信指正。
2024-12-17
-
蒋子龙:贤亮往事
张贤亮兄在病逝前一个月,或许还要更早一些,记不太准确了——他来到北京,想见几个老朋友。
2024-12-17
-
孙犁:循着鲁迅读书
以《荷花淀》等作品闻名的作家孙犁,晚年仍不断有作品刊布。
2024-12-17
-
终生难忘的教益——忆与季羡林先生的一次对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2024-12-17
-
代明:我记忆中的葛翠琳
葛翠琳(左三)与作者母亲陈彬(左一)摄于学生疗养院时 很多年前,北京西郊有一个叫火道沟什坊院的地方,过去是一个军官的别墅。
2024-12-16
-
九十年前的“语文运动年”
1934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以语文运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
2024-12-16
-
不是“更正”的“订正”——从陶然纪念卞之琳文章中的信谈起
2019年3月12日,《羊城晚报》发表香港作家陶然辞世前一个月寄来的纪念诗人卞之琳的文章《当年诗人二三事》,其中提及卞之琳1992年9月15日来信中抄录的“八月二十七日写了而没有给你寄出的信”: 1980年香港一晤,匆匆已十有二年,老来事繁心烦,久疏致候,谅能见谅。
2024-12-16
-
在畈田蒋村寻找艾青
诗人艾青穷其一生都在寻找。
2024-12-16
-
秦景棉:在作协的日子
我曾在中国作协临时工作过约两年时间。
2024-12-16
-
袁一丹:迫近的诗意——与王瑶先生晤对
王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但其人生经验的意义更要大于这个学科本身。
2024-12-13
-
寻找北京“隐藏的文脉”
解玺璋是一位非常全面的学者和评论家。
2024-12-13
-
文心温润话泰昌
作家是没有退休年龄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2024-12-13
-
沈尹默“缺”了啥
有一个王献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却出自正史《晋书》第八十卷、第五十列传:“(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2024-12-13
-
曹谷溪:我的挚友路遥
1970年,路遥(左)与曹谷溪在延水关古渡前 从我认识路遥到他去世的20多年里,路遥在我家里生活的时间比他在自己家生活的时间还多。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