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写作图景
未来的写作会发生怎样的变革?我们邀请七位不同领域的作家——传统小说家、评论家、科幻作家及网络文学作家——共同探讨这场技术革命对写作本质的冲击与重塑,展望文学的未来形态。
2025-03-14
-
张明慧:既生AI,何生作家?
原标题:技术主义写作时代的写作者意义 一 技术对文学性的生成和解构 技术主义写作时代的来临,带来对“文学即人学”这一固有观念的颠覆性挑战——当文学想象世界的创造权力不再为肉身之“人”所独有时,技术浪潮中写作者之于文学的意义面临着新的挑战。
2025-03-13
-
李少君:AI时代,再现作者问题——谁在写?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来势汹汹,人工智能写作对诗歌和文学构成巨大挑战,写作再一次面对本源性的问题,以前这样的情况也出现过,比如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的问题,现在则是:谁在写? 为此,我向DeepSeek提了一个问题:“感觉文学又将进入一个类似屈原之前的混沌状态,分为署名的文学即人的文学,和不署名的文学,即AI的文学,你同意吗?” DeepSeek如此回答:“你的观察视角非常敏锐,将AI文学与人类文学的并存类比于屈原时代前后的文学分野,确实触及了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
2025-03-12
-
“睡前故事”不仅仅属于孩子们——声景里的文化传播
【文艺观潮】 2024年中国有声书用户使用调查显示,44.22%的用户每天使用有声书App1~2次,36.92%的用户每周使用4~6次,6.51%的用户每天使用有声书App三次以上。
2025-03-12
-
李少君:AI时代写好你的个人史
前两年我强调“人诗互证”,潜意识里有对AI写作的担忧,没想到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来势如此凶猛,对诗歌和文学构成巨大挑战。
2025-03-07
-
倒退着前进——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与嬗变
在当下文坛,“批评”的用法逐渐被“评论”替代,消除了可能由“顾名思义”产生的价值判断色彩。
2025-03-07
-
孟繁华丨现代性:可能是一个故事
现代性是西方缔造的。
2025-03-06
-
陈培浩:AI、魔镜和故事的精神光源
一 AI、魔镜和主体性的改写 先讲一个新近热传的技术发明。
2025-03-04
-
当情感遭遇算法:互联网文艺评论的“自发性”难题
“批评”(criticism)与“评论”(review)在很多语境下被混同使用,但若加以区分,“批评”更多指向文学艺术层面的严肃判断。
2025-03-03
-
从“讲故事的人”到“生成故事的人”
从口传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如今的数智时代,文学的书写、保存、传播、阅读都随着媒介的更迭而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025-03-03
-
万千幻象和未曾改变的脸
2006年,我念大四,同学们不是搜肠刮肚地写论文,就是忙着实习、找工作。
2025-03-03
-
陈福民:人与自然的互相发明及“中国深度”
近年来,“生态文学”的概念及其文学实践正在稳步推进,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情。
2025-02-28
-
新乡土叙事注重时代内涵和审美表达
【当代文学现场脉动观察】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02-26
-
何种“生活”样态,才能准确击中我们?
在媒介变革的浪潮之下,人民大众的生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文艺形式如何适应新时代人民的审美需求,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创作传统如何适应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如何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这是新大众文艺这一具有生长性的概念抛给我们的问题。
2025-02-23
-
AI来袭,人类写作如何保持有效性
语言文字传播的历史,就是语言使用权力分配的历史。
2025-02-21
-
“新南方写作”的逻辑重审与建设性反思
摘要:“新南方写作”概念的提出突出了区域文学写作的特质,召唤了当代文学区域化再出发的可能性,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版图与文学史叙述。
2025-02-20
-
AI生成的文本,版权应该属于谁?
无限猴子与结构蜘蛛 假设有一只猴子,它会一直随机地在打字机上敲击键盘。
2025-02-20
-
创意写作优化文学生态
作为一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新兴学科,创意写作不仅为作家提供系统性的写作学习平台,更为当代文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5-02-19
-
月色很美与三昧真火
哪吒形象的流变史,本身就是一部东亚文化交融蝶变的微缩历史。
2025-02-18
-
AI写作:无法逃避,也无需焦虑
最近,DeepSeek火得不得了。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