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有温度的科普
《流浪地球》在中国大陆上映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元卓在看完电影后手绘了6幅图片,深入浅出地给自己的女儿讲解其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术语。
2025-01-14
-
张天翼的童话“魔盒”
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以冷峻锋利的讽刺风格在现代文学领域独树一帜,经典人物形象“华威先生”至今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025-01-14
-
余闲《小云兜里的梦》:让童年在追梦中健康成长
余闲的《小云兜里的梦》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儿童生命教育小说。
2025-01-14
-
江苏儿童文学的群体样貌与多向度探索
在文学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地域”视角的打量,往往能给予文学整体性的认识和思考。
2025-01-14
-
开阔丰富与新的可能性——2024年儿童文学创作综述
据开卷数据,少儿市场2024年1-10月码洋比重为28.01%,依然是整个图书零售市场中码洋比重最大的细分市场,其中的细分类别码洋比重“前三甲”依然是少儿科普百科、少儿文学和少儿绘本。
2025-01-13
-
文化·智化·德化·亲化
打开作家田胜胜的神话幻想小说《追梦的泥人》(获大连出版社“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金鲸奖),时光之水仿佛急遽回溯,我一下掉进了作者构筑的一个清澈、奇幻、荒蛮而神秘的原始世界,我不由得被女娲用泥点子所造的上古泥人所吸引,尽情游走在诸多煌煌古籍才出现的而我却大多未见识过的一个个独特“角色”间,痛快淋漓而又意犹未尽地感受了一番奇异、瑰丽和美好,欣喜而又真切地体味着其中满满的智慧、善良和亲情。
2025-01-13
-
科学与人文并重
“影响中国的古代科学巨匠”丛书 葛冰 著 作家出版社 儿童文学作家葛冰新作“影响中国的古代科学巨匠”丛书最近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2025-01-09
-
生命的摇篮与自然的试炼
在遥远而神秘的可可西里,大自然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赞歌。
2025-01-08
-
黄蓓佳《极地穿梭》:AI妈妈成为可能
《极地穿梭》,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4年10月 《极地穿梭》是黄蓓佳为当下儿童书写的又一部惊艳之作。
2025-01-08
-
当女娲被感动后
在一个人工智能成为科技潮流、社会热点的时代,AI与人类智慧的未来格局,与人类的未来关系,是近年来科技领域与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2025-01-07
-
“绘”音乐 “慧”音乐
从音乐大师家的窗户望去,月亮穿上了新衣裳,小蒂诺吹起了哨子, 狮子竟然成了山羊,原来这是一个梦啊……5本充满想象力的绘本、5个别具一格的小故事、5场精妙绝伦的音乐会、5次欢歌笑语的新旅程。
2025-01-07
-
麦然“恐龙人”少儿科幻系列:打破常规的奇思妙想之作
“恐龙人”系列是作家麦然的少儿科幻小说力作。
2025-01-07
-
创作谈 | 张国龙:守望故乡,希望犹在
我的故乡位于川东北红丘陵深处,那里层峦叠嶂,隶属嘉陵江流域。
2025-01-07
-
张国龙《山月当归》:写出成长困境中的轻盈与坚守
还记得一年前,我翻开《瓦屋山桑》的时候,依稀读到童年记忆里熟悉的味道。
2025-01-07
-
以昆仑为镜 照见人类未来
吴诗凡的少儿幻想小说新作《龙与机器人》借鉴了西方经典奇幻小说的英雄成长与冒险故事模式,巧妙地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神话及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科技元素,实现了东西方文化、奇幻与科幻的深度融合。
2025-01-07
-
孟宪明的“奇兵”——《猴王蓝鼻子》
孟宪明的儿童小说创作常有“出奇兵”之感,也有较为恒定的特质,诸如真挚的儿童本位立场与对儿童性的真切体察;巧妙化用民俗资源以及讲求民间文学叙事的故事性、传奇性。
2025-01-07
-
荆凡《风的宝藏》 创作谈 :追风游戏
我人生最初的十二年是在一个美丽的村庄度过的,幸福的童年加上回忆的滤镜,让我脑海里的乡村总是闪闪发光。
2025-01-07
-
《田野深处》:唤起对大自然的惊奇
读完唐池子的《田野深处》,满脑子全是池子笔下大自然的神奇、亲切与美妙! 池子说,她是一个“自然怪”,我想,我也是一个“小自然怪”。
2024-12-27
-
他用童心解读阿勒泰的秘密
新疆北部的阿勒泰,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世界。
2024-12-27
-
赵丽宏:振翅飞进色彩的世界
《彩色的世界》是我写的一组童诗。
2024-12-27